美国的股市,现在仅相当于全盛时代指数的13,国债的收益率,仍然维持在10%左右,这都是非常糟糕的水平。如果长此以往,自己这个总统也不要想连任了,而复兴美国经济更是泡影。
只剩下唯一的一招了,克林顿叹息一声,心里盘算着这一次能否说服那些大佬。大家不要再头脑发热了,整天想着先拖垮苏垮联,美国已经要被拖垮了,先活下来再说吧。
克林顿与基辛格热情地握手,两人寒暄。克林顿对于基辛格这个民主党当年的智囊,还是非常尊敬的,他的智慧曾经启迪了克林顿。
闲聊一阵后,两人的话题步入了正题。在说明了一堆美国面临的现实困境后,克林顿说出了自己的意图:
“基辛格先生,如果美国如同20多年前那样强大,共和党以低油价拖垮苏联的策略确实很高明。但现实是,我国的情况并不比苏联好到哪里去。现在的事实是,苏联固然不断衰弱,但我们的情况同样非常糟糕。而且中国人虎视眈眈,我们即使拖垮了苏联,美国还能剩下几分元气?如何还能应对中国的攻势?”
基辛格深沉地点点头,他近年来一直在研究中国,对于美国不断落后非常着急。
“我个人的见解,在美国实力有限的前提下,拖垮苏联的策略并不真的高明,它让美国自身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作为总统,我的第一目标,是让美国的经济回血,现实的困境下,我能想到的最好策略,就是停止低油价策略,相反,联合中东,推动高油价策略。”
基辛格很感兴趣,他身体略微前倾,说道:“愿闻其详。”
克林顿说道:“里根总统期间,推动美国资本,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构筑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的产能,这是美国的宝贵财富。”
“由于长期的低油价战略,这样的庞大投资不但得不到利润,反而需要不断的补贴,这确实大大地打击了苏联,但代价是沉重的。”
“我们现在的情况,已经顾不上等到苏联崩溃了,在我看来等待苏联崩溃,多少有点一厢情愿的味道。美国的现实,要求将石油产能,转化为能够获得巨大利益的产业。这样的利润,才能弥补美国巨大的国家债务,恢复美元的信用,你知道,现在美元与中国人民币的比价,已经到了1。07,如果美国现在糟糕的情况持续,未来突破1的话,我是一点都不奇怪的。”
“我的计划是,联合中东,协调各方油气产能,推动油气价格的上涨,现在的原油价格,大约在11美元桶左右,如果油价能恢复到3040美元桶左右,而美国控制的石油产能,即使从现在的每天6000万桶,哪怕缩减到3000万桶左右,按照我的计算,美国每年可以多2000亿美元的石油利润。这完全可以带动美国的经济复苏。”
“要实现这个计划,首先要说服国内,尤其是那些对于战胜苏联念念不忘的人士。其次要说服中东各国,不但要利益捆绑,还要做好产能的分配,我们需要分配到每天3000万桶的产能,价格还必须保持在33美元桶以上。”
“我对这个计划的最大担心,当然是中国,他们是唯一有能力破坏这个计划的国家,因为他们不但是最大的油气消费国,其实也能够很快拥有庞大的产能,如果他们自身扩大了产能,那即使我们联合了中东,这个计划也有可能失败。我也想听听您的意见。”
基辛格思考了一下,说道:“有两个方面,我有自己的一些独立意见,提供总统先生参考。”
“第一个,是苏联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苏联已经在不断衰朽,美国是不是继续保持低油价,对这种趋势总体影响不大,所以我赞同总统先生的策略。低油价并不能决定苏联是否会崩溃,因为他们的油价成本,至少比我们在加拿大的油砂田要低。关键是苏联的领导层,现在极为幼稚,他们无法领导这个庞大的国家进行改革。但是苏联是否崩溃,取决于中国对它的支持力度,而不是美国对它的打击力度,我们只能等待历史给出结果。”
“第二个,是中国对油价的态度问题。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态度,很可能是中立的。原因不难理解,中国并不是单纯的石油消费国,油价越低越好。他们不仅国内有庞大的油气生产能力,而且这些年在中东以及非洲等地,取得了大量的油田,也拥有庞大的海外油气生产能力。油价上涨,对这部分显然是有利的,当然对其石油消费端不利。”
“中国的问题,当然是油价上涨到何等程度,是他们认为可以接受的。他们肯定欢迎油价的一定幅度上涨,因为石油出口国有了利润,才能购买他们的产品,这是一个经济循环。从经济利益而言,其实美国多一些石油利润,对他们也不是坏事,美国同样是中国产品的大量进口国。不过,如果油价上涨过高,他们显然还是会干涉,因为他们的进口数量实在太庞大。现在他们每年的石油消费力,已经接近9亿吨,按照目前的估计,他们海外加国内两个部分,一般来说,只会满足5亿吨左右,其余4亿吨要进口。”
“中国其实有庞大的石油储备,如果油价过高,他们当然会扩大自己的产能,业界一般预估,扩展到每年6亿吨都是可能的,毕竟他们有着最强大的工业力量。如果逼得中国自扩产能,当然油价就不可能保持高价。中国现在是全球制造的总基地,他要不买,其余市场很难填补空缺。”
听了基辛格的分析,克林顿内心更有数了,他觉得自己的战略,一定是可行的。他向基辛格提出,协助他说服国内的一些关键人物,以及在国内通过后,作为他的特使出使中东和其它石油输出国,说服这些国家,采取联合行动。
基辛格接受了总统的邀请,他觉得说服的难度不大,这有助于他的声望地位,尤其是出使中东,这些国家盼着油价上涨,都已经盼疯了,怎么可能不欢迎?这些年低油价的苦头,他们早已受不了了。
不过基辛格还是提醒克林顿:“我们的石油涨价战略,在欧洲必然会造成很大的负面效应。这些年,欧洲经济,可是依赖于全球的低油价低成本。”
克林顿冷笑了一身:“我当然知道。英国与挪威有北海油田,肯定是支持我们的。倒霉的就是西德这些国家,但他们有什么资格,要求美国继续为他们做出牺牲?这些年已经是让他们占够了便宜了。现在为了美国的复兴,他们也该付出一些代价吧?当然必要的说服工作还是要做的,手段不能太硬,他们毕竟也是我们石油的重要市场,我们需要他们购买我们的石油,而不是都从中东购买。”
克林顿又叹息了一声:“加拿大石油的成本太高了,这几年的发展,也只能压制在22美元桶左右,油价不上涨到33美元以上,利润就不够,这是我们务必推升油价到一个高价的本质原因,要不然能怎么办呢?”
基辛格点点头,他又对克林顿说道:“我还有一个建议。在国内通过以后,总统先生可以与苏联的戈尔巴乔夫见面沟通,在会议上送他一份大礼,美苏合作推升油价上涨,他肯定会非常感激,这有利于苏联高层,更加倾向与美国合作,其它的美苏问题能够因此得到推动力。”
克林顿眼睛一亮:“好主意!还可以拉上撒切尔夫人,她今年不得不退了,因为经济问题,在英国国内的声誉变得很差。不过英国仍然是保守党梅杰政府延续了执政,美国可以通过油价问题对英国保持积极的影响力。而美英可以联手与苏联媾和,这样的话,戈尔巴乔夫估计要高兴得飞起来吧?”
两人相视哈哈大笑,两人一致认为,戈尔巴乔夫真是个妙人。
美国推动战略由低油价转向高油价,很快在国内得到了财阀一致性的同意。当初支持低油价战略的财阀们,几乎都被说服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哪有什么为民主自由奉献的理想呢,这些年他们本身的忍耐,已经到了极点。现在克林顿推动转向高油价赚钱,正好是他们的需求。
这样的大战略转型,自然也在外界传出风声,很快CFIA将详细的情报汇总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们无不惊叹领袖惊人的判断力——李思华几年前早就判断,美国必然由低油价转向高油价战略,没想到他们等不到苏联的完全朽败,自己就已经憋不住了。
既然美国的战略完全在领袖预料之中,那么中国的对应战略,同样就可以遵循当年领袖的建议——推动美国朝向一个大号的以油气资源供给为基础支撑的苏联发展。苏联是大号的沙特,而美国就必须变成大号的苏联。
所以短期内,对于油价的上涨,中国完全可以推波助澜,按照国家石油战略研究中心的估算,到40美元都是可以接受的。不过最近要与美国做一个“对等协议”——如果美国更大地开放中国的产品进口,那么中国可以在油价上不做干涉,否则中国可能会回击而压低油价。不从美国那榨取一点东西,怎么能这样地便宜这帮资本家呢?
国际形势,又一次地开始剧变。几乎全球的每一个国家,都受到了油价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