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248章(第3页)

第248章(第3页)

对于新秘鲁和巴拉圭,宣布将大片历史上被巴西、阿根廷和智利占领的领土“物归原主”的公告,虽然这三国如丧考妣,但美国政府只是轻描淡写,先保住这三国再说,实力不如人,说多了都是白费劲。私下他们反而告诫三国新政府,先平静国内才是正途,否则惹恼了中国,新秘鲁继续进军,你们又能怎样呢?

美军开始了对这场南美大战的全面研究,他们深受震撼的,不仅仅是先进的精确制导武器。他们认为,其实中国人使用的武器,美军都有一定的基础,落后的程度,还不算太远。关键是中国人把这些武器,组织成为了一个高效的体系,配套了合适的战法。因此对于美军,从作战思维、样式、方法、理念、指挥方式等入手,开展一系列的改革,才是更紧要的。

但对于中国来说,向美国展示全新的战法,本身仍然是消耗美国的一种战略。要跟上吗?投资吧,你们美国人,需要在军事上投资更多。总之,继续“肥的拖瘦,瘦的拖死”的战略。

苏联其实也有这样的认知,但以苏联此时混乱的格局,已经难以进行这样彻底的军事改革。

南美大战,让全球各国,彻底确认了中国的全球“霸主”地位,每一个国家,包括西方的欧洲国家,都认识到,指望美国能够对抗中国的时代过去了,除了核大战,美国已经没有其它方式,能够“正常”地对抗中国。

南美大战后,最惨的其实是巴西,失去了38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剩余的国土,大致变成了一个倾斜的长方形。原来的南部与西部,都被新秘鲁给分割出去了。

阿根廷的损失也很大,其北部的50多万平方公里被分割,它和智利这两家,现在被社会主义的秘鲁-巴拉圭联盟,从陆地上与巴西等南美国家完全隔离,变成了在美洲最南部两个孤立之国。

智利失去了北部狭长的地段,这个最狭长的国家,狭长的程度,直接缩水了30%左右,大致失去了近2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他们失去的,自然是新秘鲁与巴拉圭所得,两国联盟控制的地域,现在大约是730万平方公里左右,大约相当于南美(1784万平方公里)的41%左右。这有点类似非洲,在南美洲同样完成了一个“中部横切”战略,控制了南美洲的中部地域。

秘鲁-巴拉圭两国联盟宣布,这里是印第安人的家园,美洲的印第安人,只要来到秘鲁或巴拉圭,都可以获得两国的国籍,成为正式公民。他们公开把两国联盟,称为是“印第安人的复兴”。这也是为了政治正确,是对西方舆论的针锋相对。一帮灭绝别人种族的强盗民族,面对原生民族的复兴,有什么资格宣传自己有道德上的优越性?

巴拉圭只有不到500万人口,而新获得的大量地域,都有一个特点,即地广人稀,只有原巴西的南部4州,算是人口相对比较稠密的地方。但这几百万平方公里的人口,加在一起,也不到3000万人。南美原来的特色,主要还是外来殖民的特色,大量的人口,居住在沿海,例如巴西原来85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大部分人口其实居住在沿海的一些城市中,阿根廷的人口格局,与巴西完全一致。

因此对730万平方公里的两国联盟,中国的策略非常清楚,那就是中国本土式的建设强度,现有人口共1。2亿人,从中国再以“双重国籍”模式,移民1亿人,按照中国内地建设的模式,对全部地域,进行高强度开发,建立发展完善的工业基础和大市场。

整个规划要达到的目的,是在10多年之后,这个两国联盟,基本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独立对抗未来的美国。在人口上,除了中国移民,确实要吸纳整个南美的印第安人口,估计要有1000多万人,有可能被吸纳到新的国家来。

这里的优势是,除了煤炭以外,其余的矿产储量都非常丰富,足以支撑世界级的大市场形成。获得原巴西的南部后,就打通了大西洋航线,从非洲运煤过来,比起从东亚运煤,航线要短得多,这使得缺煤问题,能得到良好的解决。发展大工业,也就不存在严重的阻碍了。

这个两国联盟,通过南大西洋航线,可以与非洲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大规模的贸易,交换资源和产品,这有利于大市场的尽早形成。

从此,中国的经济布局,就形成了一个不规则菱形,中国本土,加上非洲中部、南美中部以及次大陆东部南部这4大块。且由于现在对苏联东部的相关布局,在大市场上逐步开始形成“5+3”个格局,本土及苏东的5个大市场,加上其它的3个大市场。这有点像原时空的“一带一路“,但深度要深得多,这是完全的一体化,而不像原时空,只能是”以利诱之“。

从李思华的角度看,世界革命强行“以力破之”的突破布局,到此为止基本上完成了,今后的重点,在全球核威慑的前提下,不宜于继续强行突破。例如南美三国,如果中国真的要把它们全部社会主义化,美国人说不定就拼命了。还是要通过蚕食的方式,需要有节奏,不急不缓。接下来的斗争,经济变得更关键,需要让全球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态势,远远地超过资本主义世界。

这是大逆转的大时代,虽然苏联衰落的速度很快,但在中国的连续打击下,美国衰落的速度也不慢,当然美国相对苏联而言,由于内部体制活力仍然存在,要“坚强”得多,但这并不能改变总体的历史趋势。

新的历史,在新时空,各处都已经变得与原时空区别巨大。当然,有的历史趋势,是很难改变的,例如苏联的崩塌。但新的难以改变的历史趋势,例如南美和非洲的变局,却也不是美国能够改变的。

第401章病毒威慑与分布式布局加速

西元1990年4月初的一天,总书记袁浩云看着面前的报告,面色铁青。

良久,他才对等待已久的2名军人和其它3名情报官员说道:“同意执行!我们当然要狠狠地报复!”他在文件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几名人员走后,袁浩云又冷静地思考了一番,这件事还需要向领袖汇报一下,虽然她已经很少管具体的事情,但对于生物病毒战一向极为重视。这件事当年的起因,本来就是领袖自己注意到的。

4月初的春天,华京的气候很好,春风拂面杨柳风,袁浩云陪着李思华在院子里漫步交谈。

袁浩云对李思华说道:“从1981年您提示要调查艾滋病毒这种传染病的来源开始,CFIA的生物病毒部一直在调查此事,但非常困难,长期没有线索,一直到最近两年多,连续策反了几个美国病毒学家,才终于最终确定,确实是美国人干的,不算是美国政府自己干的,主要是几个官员与两个犹太生物医药集团联合做的。您曾经提到的洛克菲勒家族为主的那几家美国的生物医药集团,与这两家犹太财团关系密切,但似乎并没有直接参与,没有找到强有力的证据。”

李思华冷笑一声:“我们又不是美国的警察,需要什么法律的证据。那几个美国的官员,多半就是所谓的美国深层政府(DeepState),实际上就是美国财阀主人们,用来控制美国政府的真正走狗,免得所谓选举的官员,不按他们的意图行事。那两家犹太财团,看似是自身利益熏心,与洛克菲勒这样的顶层财阀,在艾滋病上没有自己关系。但观察最终的利益格局就知道,到底有没有关系——现在西方所谓艾滋病的各种治疗药物,获益者是谁,谁就是幕后的黑手,对我们而言,清楚这个就足够了。”

袁浩云点头:“CFIA高度怀疑一件事情,就是向您汇报过的当年美国财阀大聚会,已经搞清楚,他们当初就是试图对付我国,是财阀专门针对我国的一次大协调会议,由于他们最终形成的策略,并没有出乎我们的意料,因此之前并不算很重视。但洛克菲勒与摩根他们最后的几人秘密谈话,始终没有搞清楚内容。既然他们是在协商对付我国的策略,生物病毒战自然非常有可能,毕竟从科学上而言,这是他们有可能构成对我国重大威胁的不多手段之一。”

李思华说道:“确实有可能,随着美国与我国的竞争,越来越处于下风,美国财阀和其它资本主义的力量,肯定会越来越不择手段,这是必然的。正常的军事劣势下,动生物病毒的歪脑筋,不足为奇。”

她询问袁浩云:“既然搞清楚了,我们当然要报复。与核威慑一样,在生物病毒方面,我们也要建立足够的威慑,让美国人确信,他们只要敢出手,我们就一定会大规模地报复,让他们的损失更惨重。中央准备如何行动?”

袁浩云回答:“准备对参与此事的美国财阀和相关官员,定点清除,并且向美国展示一些我们的病毒战能力,这是一种最后的警告,我们认为,暂时没有直接与美国展开大规模病毒战的必要性。原因是,艾滋病针对的是“强接触”尤其是性接触的特殊人群,其易感性主要针对黑人,打击的方向是非洲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可以看成是美国人病毒战的第一次大规模试验,尚没有直接针对我们本土。”

“艾滋病毒从其效果看,虽然重点针对黑人。但包括西方白人在内,并不免疫。我们的看法是,财阀试图利用这种传染病毒,创造一个庞大的医药利润市场。他们可不会怜惜本国底层贫民的存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