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235章(第1页)

第235章(第1页)

她认为,只有这样的至少30年落差,才能使得中国具备最终完全战胜美国,让社会主义成为人类主流的能力。再往后推,如果中国能保证这样的领先趋势继续扩大,也许未来可以领先美国40年、50年,那个时候,可能现在的美国核威慑、生化威慑都对中国不起作用了,就算是热战,也能够战胜美国。

这样的一种疯狂的盘算,现在只有赵云腾约略知道一些,不过她决定要写在她生命最后的“遗国策”之中,提供未来的领导人参考。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的升级方向是清晰的,农业就是通过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这20年,实现初级智能农业;然后在二十一世纪,再用20年,实现彻底的农业工业化,迎接智能农业工厂的大时代。林牧渔,当然与农业不尽相同,但发展的方向是一样的,就是高度的智能化和无人化。

第二产业工业的升级方向,进阶分为三大步骤,首先是互联网+,然后是智能化工业,第三步是工业互联网。

互联网+是初级形态,主要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包括工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这一阶段其实对传统产业内部的改变有限,更主要的是改变了工业企业的营销渠道、媒体推广等领域,实现网络电商、线上订单线下交易等,而部分行业要实现完全的业务重构,例如出租车行业,必然调整为具有私车和驾驶技能的人员,都可以通过全国性互联网平台参与的行业。

智能化工业,是大量应用最新的ICT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很多行业的无人车间、熄灯车间等,说白了,就是工业产品不断加深的电子信息化。

工业互联网,则是人+数据+机器的融合,缺一不可,让中国的绝大部分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将工业设备、信息系息统、业务流程、企业产品和服务、人员互联、上下游企业横向互联、产品追溯和完整周期互联等全部打通,实现全社会的大规模强协作。

工业互联网这第三步,预计在2000年前完全实现是有困难的,也许需要拖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10年期。但李思华认为,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在实现工业互联网上具备极大的优势,因为资本的重要负面效应之一,就是割裂了生产力的协作,社会的生产力是从属于不同的资本的,因此强协作,根本不可能。

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升级,自然是两个步骤,首先是“生活互联网化”,然后是“生活移动互联网化”,即先以个人电脑为基础,继而以移动手机为基础,发展电商、网络服务、网络社交媒介、互联网就业等一整套的体系。

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是交通、通讯、电力三大升级。交通当然是300KM时速高铁,以及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2025年时间,要基本完成原来铁路和公路的基础计划,即铁路达到150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而公路达到1400万公里(其中高速80万公里),从而完成这一史诗级任务。

通讯则是发展到李思华心目中了解的5G网,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的宽带移动通信,工业智能控制、远程医疗、自动驾驶、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智能化场景得以初步实现。

电力则是水电、风电、光伏、先进核电的全面大发展,在输电系统上开始全面推行特高压科技。

在完成了这个20年的国内大升级后,中国就有把握完全领先西方至少两代以上的科技换代,在大多数产业领域形成绝对优势。

东方即中国是全面升级的战略,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对美国,则必须是连续打击的战略,不能让他们恢复强大的竞争力。

战略的核心,是对西方保持强大的产业和市场压制,削弱他们最根本的经济根基。说到底,无非是让中国的产业和商品对西方的优势继续扩大,使得他们最多只能内部消化,甚至内部也被中国产品侵蚀而更多的产业因此萎缩。其次就是扩大社会主义阵营,使得西方可用的市场不断缩小。

产品没有竞争力,市场不断缩小,资本就难以发展,西方的各方面力量,就会不断衰竭。

除了经济以外,当然还包括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配套战略。例如文化上,要开始向包括西方国家在内,从原来的“自然文化输出”,转变成“强力文化输出”,毕竟通过40多年的发展,新时空的中国文化已经很有竞争力,在体系上并不弱于西方,尤其在发展中国家,随着国力远超美国后,对西方文化开始形成了一定的优势。

继续南方革命,主要是指非洲和南美这两个重点,非洲要完成原来的总体计划,预计现有31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到1987年左右,根基变得深厚以后,再发动非洲革命的最后阶段——去掉北非五国,去掉南非,实现其余非洲国家的全面社会主义改造。

留下几个非社会主义的非洲国家,是因为需要比照,需要竞争,社会主义为主,也可以长期保留少数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种体制竞争,才能提供社会主义发展的更多思路、更多动力。所谓“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古代中国就已经认为,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固然国家要灭亡;但如果在外,没有敌对的国家,以及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世界革命的目标,是解放全球的无产者,但总有少数国家,除非是完全强制,无产者并没有觉悟,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长期的比照,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够发展得更好,才能最终扭转这些人的思想。

非洲以外,主要就是南美,预计到1985年后,因为中国届时的海军力量,可以远超美国,在南美已经无需顾忌太多,那个时候,就是推动南美革命的良机。不过在20年内,在南美决定要排除所谓的三强国,即巴西、阿根廷和智利,也不包括毗邻美国的一些中美洲国家,例如墨西哥。这些地方,资本主义的力量太强,不宜于石头碰石头。

培养北方盟友,主要是针对苏联的战略。在苏联侵略阿富汗发生后,以及总结近期关于苏联的情报,可以确认,苏联的衰败几乎不可逆转。

毫无疑问,苏联衰败将是资本主义国家,反击社会主义的唯一希望,也必然是对全球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打击,会严重拖慢中国实现全球社会主义主体化的时间。

但中国对苏联内部的影响,又是有限的。中国再强大,也未必能改变这种历史的大趋势。

所以现在中国能做的,就是放弃过去对苏联的完全不干预其内部的态度,开始全面渗入渗透,在苏联内部,培养新的倾向于中国的同志,组织和团结未来危机时,仍然能坚持社会主义路线的同志,争取在苏G内部,形成新的中国模式社会主义派别,在关键的时候,即使不能逆转苏联的整体崩塌,也要争取局部的“抗崩塌”。危机来临时,哪怕就是分割苏联,也在所不惜。

尤其重要的,是通过“软文化”对苏进行全面影响,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体制的优越性通过宣传推广,能够让苏联人认知远超中国,而不断打击美国,让资本主义体制的衰败,影响更多的苏联人民。所以要发动全部力量,让NGO、中国产品、中国文化全面渗透苏联。最终让大多数苏联人民,形成一种主流的、深入人心的观念——不是社会主义体制不好,而是苏联走错了岔道,社会主义仍然将最终战胜西方的资本主义。

在未来的10年左右的时间,就是中国以经济力量为背托,与西方争夺苏联民心的大战役。

照顾主席的身体,李思华一直解说得很慢。主席听得很仔细,在汇报中途,想让他休息一会的时候,还被他拒绝了。

听完汇报,主席很高兴,他慢慢地对着3人说道:“很好,建国40多年,我们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原来做梦也想不到的地步。人民革命力量的成长,让我们加强了全球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信心。同志们继续努力,一定要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解放全人类。”

他又对李思华感慨说:“人老了呀,你说的关于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部分,有些我已经理解不了了,但我知道,这个大方向是对的,每一次我们的升级,就是要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用人民团结起来的力量,让我们领先西方更多,最终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三人都是欣喜,但又有点悲伤。主席的身体,开始越来越差了,革命者也是人,心不老,但身体总是会走向衰朽,最终死亡。

李思华笑着说道:“主席,这里除了小袁,我们都老了呀。我都已经75岁了,李洛65了,都算是老年人了。您说过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革命者嘛,奋斗到死就是了,我们的事业永存才是最重要的。”

三人又陪着主席聊了一会,李洛还向主席,简短介绍了最新的经济发展情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