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对的真正烂摊子,经济只是其中的一件,其余还包括军力和对抗中苏,以及最根本的,美元的问题。
经济上,1974年美国可以说是一团糟,GDP实际增速-2%,物价上涨13%,失业率达10%;而按照经济顾问们对1975年的预测,恐怕还是一个衰退年,GDP恐怕还要衰退至少2%。
他与经济顾问们商量的对策,是将主要目标设定为对付经济衰退。总的策略是减税、加债、减支、平衡这4大策略。
首先是削减个人和公司的所得税,用税收补贴等措施,来刺激投资和生产。但是减税必然导致财政不足,这就只有大幅增加国债。同时,还必须对新的开支计划,实行延期履行权,来控制通货膨胀。整个计划其实就是在控制和刺激之间,努力保持平衡。
这个策略能否奏效,福特现在完全没有一点把握。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美国的经济问题,可不是单单因为油价,根本上,经济学家都认为是拉动美国经济的住宅建筑、固定投资和耐用品消费等因素,逐渐消失。说白了,就是总需求到顶了,没办法增加。至于在中国推动下的美国科技创新浪潮步入低谷,现在几乎还没有人注意到——过去十年,美国的经济,又不是靠科技创新增长的。
有些经济学家认为,造成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制造业利润率的快速下滑,从1从966到1974年,美国制造业的利润率,下降了40。9%。这是因为工资增长的速度,超过了生产率的增速,而工资快速增长这种现象背后,则是美国工会权利崛起的结果。利润率降低,资本家就不愿意投资,当然美国经济就趋于萧条。
福特私下认为这种理论非常有道理,但他可不敢向美国工人开刀,面对着中苏的强力竞争,这样做不是自寻死路吗?美国从黑人民权运动到学生左派斗争,现在也没有太平下来,如果试图降低工人工资,那民间都要造反了。
结构性的改革不可能,福特也只能先做个裱糊匠,所以才有“平衡”策略的出台,不指望美国经济立即恢复强劲的增长,至少让它先稳定平衡下来。
现在军力问题,变成了经济平衡的牺牲品。军方大佬们,当然对控制军费不增长,是很有意见的。但由于伊拉克战争的失败,他们现在讲话的声音,只能是比较小,被迫接受一定的调整。美军的名声狼藉,国民不支持,他们现在不敢有什么大动作。
最典型的调整,例如在海军,需要将原来保持的14艘航母体制,缩减到12艘,这当然让海军愤怒,因为他们的第一对手中国海军,在1975年内,就会首次达到两位数的核航母——10艘,而海军预计,中国到1980年左右,会有14艘核航母,他们的核潜艇,几乎是以类似的速度在增长,所以海军预计,到1980年后,中美海军的力量将趋于势均力敌,不存在中国海军不是美国海军对手的问题了。
想到海军为了压倒中国而提出的“600艘大舰队计划”,福特的脸上不由露出苦笑,开什么玩笑,以为美国真的还有这样的国力吗?先保住300艘舰队就不错了。
军人不了解,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是美国的3倍了,他们的军力总量超过美国,是自然而然的,美国只能在质量上下功夫。这些头脑单一的武夫,还以为现在是二战刚结束那段时间,以为美国完全是世界经济霸主呢。他们可不知道,作为全球资本主义领袖的美国,现在开始进入了苦苦支撑,重塑肌体的阶段,否则就算是苏联,可能也要超过美国了。
当然,军方是必须安抚的,但如何安抚,在现在的背景下,就成为了难题。这些军犯的大佬,本来与共和党的关系,比起民主党来就更密切,如果他们反对福特,可以说竞选连任,完全没有可能。
对抗中苏,更是一个大难题,福特现在完全不知道有什么短期有效的办法。那些顾问,包括请教基辛格,也没能寻找到一个可行的战略。
所有这些美国精英们探讨出来的办法,也只不过是“软性长期民主自由号角,硬性坚守局部利益”这样的保守策略而已。
用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蚀中苏,按照CIA的评估,对苏联是有效的,他们内部现在向往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人不少。但对于中国,这个国家防范极严,而且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几乎一直是高速成长,国民满意度很高,西方的宣传,就变得影响力更加的小。
现在不仅是中国人自己,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也都认为中国模式优于美国模式,美国模式还不一定比得上苏联模式。中国在非洲的赤化,之所以那样顺利,本身就是因为非洲人,大量地认为中国模式可能是非洲最适合的发展模式。在这些地区,美国思想和模式的影响力,开始大幅度地衰减。民主和自由这样的口号,没有实质的例证,说服力自然越来越弱。
坚守局部利益,欧洲方向是没有问题的,美国的欧洲盟国,实力远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之上,他们担心的,无非是苏联而已,但是在核威慑之下,苏联并不可能真的发动战争,来赤化欧洲。
问题的焦点是中东,尼克松石油美元的策略,福特也是非常赞同的。但现在中国其实控制了两伊,也就是控制了半个中东,美国在中东的石油霸权,是不完整的,为了稳定海湾国家,美国现在还不得不承受高油价带来的额外通货膨胀。
海军的担心就在这里,中国将其海军力量,大部分都集中在阿拉伯海和北印度洋,与美海军形成了对峙之势,也让中东石油霸权中美各半的态势,变得更加明显,海湾国家因此而骑墙,也就变得自然而然,美国难以坚强地完全绑定这些国家,美元—石油轴心就难以最终形成。
放弃中东石油是不可能的,但是如何应对呢?福特陷入了沉思。
马丁内兹稳了稳自己的心神,作为民主党的著名众议员,他要在国会提出与其它几个众议员联合精心策划的两个医疗提案:
一个是100亿美元的平价医疗补贴法案,要求向通膨下的美国人提供医疗补贴,以减轻他们的负担,至于钱从哪里来,当然是共和党总统福特去想办法,可以增加美国国债嘛。
另一个才是真正的杀手锏,即《重大药品定价法案》,要求实现美国人的“患者可负担药品”原则,首先将美国老年人的药品自付费用,限制在每年500美元,这实际上就是对新药限价,一旦超过负担就请医药公司滚蛋。其次要对某些药物采取定价控制,并设置通货膨胀回扣,以控制美国药价上涨的速度,药品涨价要是超过了通膨率,就要征收回扣,最高可以对相关药物的盈利,征收高达95%的消费税!
马丁内兹提出的这个“重大药品定价法案”,在民主党内得到了高度的赞赏,他们都觉得这是一箭双雕,非常高明。一方面美国医药集团传统上是共和党的支持者,这个法案将让他们损失重大,让医药集团未来不敢再明目张胆地完全占在共和党一边。
马丁内兹知道,他娘的美国一向有种说法,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直到现在,他也不能确定这种说法的真假,但洛克菲勒家族通过石油集团和医药集团,支持共和党,则是不争的事实。既然如此,抛出这个投民主党所好的提案,就一定能够引爆两党之争!
另一方面,民主党认为现在自身在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都占压倒性优势,这个法案被国会通过的可能性几乎是100%,而共和党总统福特,在医药集团压力下,一定会行驶总统否决权,但这势必得罪大多数的美国选民!民主党在为大多数美国人的利益而努力,共和党却在维护那些贪得无厌的医药资本家,这个法案引爆,简直可以说是提前终止了福特的连任可能了,让民族党在1976年选举上台的概率,大大提升!
提案前,马丁内兹已经在民主党内充分酝酿,他还向民主党,提出了一个争取法案通过的响亮口号:“MakeAmericaGreatAgain!(让美国再一次伟大,即MAGA)”,把医药法案的高度,提升到美国是否伟大的程度,这个口号,也让民主党高层非常欣赏,甚至一些人认为1976年的竞选中,民主党候选人完全可以使用这个口号,很有煽动力!
马丁内兹表面上热情地发起了民主党的这一次行动,但他的内心宛如冰雪,组织给他的任务,就是不断挑起美国两党之争,让两党的斗争激烈化,尽量增加美国的国债,尽量打击美国在产业创新方面的投资。他现在一切的努力,都是按照组织的目标设计的。看着民主党高层跃跃欲试的兴奋,让他感到了由衷的欣慰,你们就斗吧,最好把脑浆都打出来!
在他与组织的策略协商中,他看到了福特在任时的机会——那就是由于尼克松水门事件,民主党控制了两院,这导致福特的总统权威是完全瘸腿的,他的政策,非常容易被两院否决;但反过来也一样,单单是为了报复民主党,福特也会频繁地行使总统否决权。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不断在两党的斗争中添柴点火,让斗争变得更激烈,让两党积怨更深,尽量让两党能够协调通过的法案,都是那种能够增加政府负债,或者对于创新不利的法案。
这样的努力,即使在民主党取得1976年大选胜利后,被憋屈了两年的共和党,变成了反对党,他们对于民主党的斗争就会更激烈,让他们把理性的共商国事,尽量变成无脑的死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