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很高兴,他一向觉得为底层人民谋利,才是我党的正确方向。她想了想,又告诉主席:
“为了推广共富基金,我还想了一个有点离经叛道的推广手段。”
主席好奇:“你又有了什么鬼主意?”
李思华笑了笑:“我设想了一种科技产业彩票,可以购买彩票的资格,必须是共富基金的人民投资者。彩票对应的奖励,是某个混合所有制初创企业的股票,来自国家投资部分拿出来的奖励。例如在当下,价值100元到500元,分成不同档次的奖励。每次投资共富基金,就有一次机会,用1元钱购买一张彩票,看看自己有没有手气,获得一份某个企业的股票。万一这个企业未来做发达了,说不定会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大笔收入呢。”
主席哈哈大笑:“你真是个鬼精灵,这样的主意都想得出。你以前不允许发展资本主义社会那样的公益慈善彩票,最后反而搞一个科技产业彩票,名字一样,内容差别十万八千里呀。”
李思华微笑:“资本主义模式的彩票,利用的是底层纯粹的赌博投机心理,本质上是剥夺。至于慈善,我个人是高度怀疑的,甚至是有所鄙夷的。资本家上层自己出钱慈善,为的是逃税,将资本左手换右手。而对底层人民开放彩票慈善,那可就是赤裸裸地拿走了。”
“我一向认为,GC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如果需要慈善,那完全是党和政府的耻辱。党既然是底层人民的代表,看到了需要解决的底层人民困难,当然要行动起来呀,需要靠见鬼的慈善?当地的党组织不能解决问题的话,要他们来干什么呢?”
“我们已经在地方的财政纪律中,规定了对底层人民的困难支持。例如某个家庭有人患了大病,其医保和家庭收入,不足以支付医疗费用。那么家庭通过民事调查民警反馈,当地党组织就要行动起来,立即申请“人民困难扶持基金”,向困难家庭提供足额援助。”
“现在这个人民困难扶持基金,每年注入人民分红基金的1%,基本上足以覆盖全国类似的底层人民困难。这个模式我认为比起资本主义慈善来,要好得多。他们的那套模式,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什么困难,都是变个法子,让人民自己出资解决困难,甚至还要在人民的灾难上赚钱,这种模式,有什么可模仿的?”
主席的脸色变得深沉:“党内的一些同志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对阶级利益的深刻认知,缺乏对党组织要做哪些工作的正确认识。慈善就是一个典型,底层群众发生了个体困难,他们认为这不关政府的事,不关党组织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嘛。还是官老爷的作风,从来没有主动去解决人民群众的动力,仿佛除了日常工作,只要人民没有来找到他们,都不关他们的事情。甚至人民找到他们,他们的反应,反而是要推诿和把群众赶出门去。”
“看到西方资本主义的慈善,这被他们看成了一个解决问题的良方,自己不用动嘛,用彩票去解决多方便。”
说到这里,主席摇了摇头。两人都很感慨,干部队伍的管理,始终是一个不断需要整顿的领域,每隔几年,新的问题就不断发生,老实说,部分干部逐渐失去革命热情和积极态度,总是不可避免的,需要不断地吐故纳新。
主席又提醒说:“无论是人民分红还是人民投资,我看都需要不断加强监管,总有些人,会把他们的歪脑筋,动到这些方面的。”
李思华点点头,她当然知道。她对主席说道:
“由于电脑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初步发展,现在新的管理模式是:全体国民在银行开具的分红和投资账户,都是单独的一个专户,直接对接中央财政部,跳过了地方银行与地方政府,他们都是无权对每个群众的这个专户进行任何操作的,除非是按照人民群众自己的明确授权程序。否则一旦发现群众账户资金被挪用,责任人是要重刑和杀头的。”
“这个专户的资金进出,是财政部直接监控的,每天的数据,现在初步可以通过互联网专线,输入到财政部的专项数据库。这个数据库,针对地方银行的民事调研警察,是可以比对的。一旦群众发现数据错误,或者资金挪用,可以立即向警察和举报热线投诉,马上启动调查程序。”
“整体管理还是严密的,可惜现在还没有发展到手机的时代。否则等到智能手机发明,就会更容易了,我们可以让人民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自身这个专户的情况,一旦有异常,立即可以一键举报。”
在这里,李思华的思考,是要让人民分红和人民投资,至少要做到原时空对社保和公积金的管理水平。当然原时空还是有不少针对社保和公积金,爆发出来的舞弊和挪用事件,但那已经不是制度问题,而是面积型的干部变质问题,不是单靠制度可以避免的。
西元1975年1月1日元旦,《人民日报》套红发表了《中G中央关于实施人民共富投资基金体制的公告》,详细说明了“人民共富投资基金”的规则,并且配套分析了共富基金,相对于人民自己投资二级市场拥有的巨大优势,直言不讳地表明了,党中央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可以分享利润最高的企业上市前的快速发展收益,底层人民必须是科技企业发展巨大收益的主要受益人。
这个公告,当然轰动了全国,甚至轰动了整个西方。无数西方经济学家,以及金融界的人士,都对中国的这个新体制,从自身的角度,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和分析,普遍的观点是:中国从人民分红到人民投资,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最大的挑战是,西方是以资本来决定经济的收益分配,而中国则通过各种新制度,将原来由资本获得的利益,转而将其主要部分,相对平均化地分配给底层人民,同时力图在这个过程中,不去损害企业的经营效率。
这种完全颠覆了西方经济学家想象的新制度体系,思想上的冲击力,是非常强的,他们中的多数,质疑中国的新制度,会因为降低了资本回报率而损伤资本投资的热情,损伤企业的经营灵活性和企业家精神。但也有不少人指出,中国的新制度有个非常明显的优势——创造了最大规模的消费力,这样的体制下,底层人民获得的消费力,远远不是资本主义国家能比的,或许,中国已经解决了资本主义的痼疾——总需求永远不足的问题。
无论他们的反应如何,中国的经济制度,不仅与西方不同,与苏联的差别,也越来越大了。
第358章两山三变新乡寨
黄康从轨道电车公交上下车,就看到了寨门边上的墙壁上,那句熟悉的“两山理论”的口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的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但很快他又收敛了笑容,要实现领袖的这句口号,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他现在的压力很大。
黄康现在是四川一个乡寨唐祥寨的主任,全寨五千人的新发展,最重要的责任,就必须是他与书记两人挑起,这一次全国乡寨的大转型“十年豹变”,对每个乡寨都提出了高要求,要达成是有相当难度的,他与书记两人,以及整个寨领导班子,都已经不知道渡过了多少不眠之夜了。
全国乡寨,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早已实现了各自的农业多元化,种植+养殖+特色农产业的格局,也实现了很久。但确实不可能就这样止步不前,停留在小确幸上面了。中央认为全国超过10万个乡寨、5亿多人的大农村,占据国土面积超过了300万平方公里,其中蕴含着10万亿人民币级别的庞大潜在生态资产,现在只是生态自然,需要用进一步的发展,将之变为生态资产,只有这样,农村与农业,才能更上一层楼。
如何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中央给出的是“三变策略”——寨民变股东、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
整个乡寨集体,就是一个资源租赁组织,典型的在乡寨所属的2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首先要摸清自身“地盘”上的资源,除了国家不允许动的种粮食的基本农田,以及乡寨发展到目前使用的其它资源以外,在原来乡寨有效经济不动的前提下,剩余的资源,就要让它们“活起来”,这就要搭建一个两层的结构。
第一层是乡寨组织的资源租赁,所有的剩余资源,除了对新的乡寨入驻户的托管预留以外,全部集中到乡寨组织的手中,注册一家资源租赁企业,寨民就变成了这家企业的股东,每年租赁所得,除了纳税和费用以外,利润由寨民分享。实际上就是广义的“地租”,当然现在一般说的是“山水田林湖草沙”7种资源,可不仅仅是农地。
第二层才是各种对资源的各种经营企业。两个层次的割裂,是为了保障资源租赁不发生经营风险——具体第二层的经营企业倒闭,最多就是第一层的资源租赁企业收不到租而已。
资源经营企业的目标,当然就是让自身租赁的资源在保持生态的前提下,发挥经济效益,这部分就属于乡寨的“集体惊险的一跃”了,黄康他们现在最头疼的,也是这个部分,如果企业不靠谱,那么一切白费,而且浪费了投资。所有乡寨的企业,其中的一部分,必然是乡寨寨民们的投资,所谓“资金变股金”嘛。而且为了做大,必然还关联金融,肯定要贷款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