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飞行员们,明显技术要比埃及飞行员好,因此虽然飞机的数量,略逊于埃及,但有效的击坠率远远超过了埃及空军。在差不多60个小时左右的空中大战中,消灭了300多架埃及的战机,几乎让埃及空军损失了95%,可以宣布不存在了。由于叙利亚和约旦的空军也赶来参战,以色列空军又击坠了超过90架的两国空军,战果仍然是辉煌的!
但是以色列空军,毕竟是在和已经有准备的阿拉伯三国空战,所以自身的损失也是惨重的,总共有接近160架战机的损失,相当于以色列空军的力量,损失了一半!从战术的角度来看,1:3的损失交换比,对于以色列空军,当然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但在战略角度来看,剩下的以色列空军,能保持的对阿拉伯陆军的压制,就变得比较弱了。
好在达扬事先调整了以色列陆军的战略,原定主要打击埃及,现在变成了先捡“软柿子”捏,以色列在空袭埃及的同时,陆军全力进攻约旦和叙利亚。
首先是打爆了最弱的约旦,以色列用9个旅(包括3个装甲旅)的兵力,进攻约旦的10个旅(8个步兵旅和2个装甲旅),前期约旦还能抵抗住以色列的进攻,但在以色列空军能够腾出一些手后,开始对约旦打击,他们立即就支持不住了——杰宁以西约军炮兵阵地被摧毁,而耶路撒冷东区及其它约旦河西岸地区,也逐一失守。
前期陆军的主要战争,还是发生在以色列与叙利亚(包括部分埃及援军)对戈兰高地的争夺战上,这是一场2000辆坦克的冷战最大装甲战,堪称一场主战坦克的大会战,总共打了20多天,最后以色列还是胜利了,但这是一场惨胜,以色列空军剩余的力量,不足以完全压制埃叙军的防空力量,所以只能是硬碰硬。
而在西奈半岛,以埃双方打成了僵持战,虽然以色列达成了打通蒂朗海峡的目标,但无法歼灭埃及在西奈半岛的7个师,战争持续了一个多月,直到最后双方在美苏的“外交斡旋”下,签署协议停火。
新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即原时空的“六五战争”,总体上以色列依然取得了胜利,但这个胜利,远远达不到彻底的程度,战略上变成了一场消耗战,以色列在战后的自我总结中,认为大致这就是一场1:3的消耗战,以色列空军和陆军都付出了敌人13左右的代价,不过以色列仍然占领了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占领了戈兰高地的大部分,逼迫约旦和叙利亚,签署了对以色列有利的条约,但是对埃及,没有达到原来预想的结果,后患不浅。
签字停战后,纳赛尔非常郁闷,事先得到了详细的情报,最后埃及军队仍然打成了这样,简直让人有些羞愧。他清楚地认知到,必须提高埃及军队的能力和管理水平,否则即使人多军队的规模大,埃军仍然难以战胜以色列。
虽然在美苏的强压之下,以色列周边的烽火,暂时平息了下去,但下一次即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种子,已经埋进了泥土,等待生根发芽的时机。
在中东战争进行到半程的时候,全球民众的注意力,已经被另一场战争分去了一半。
中东战争爆发前的5月,苏联就开始向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地大举增兵,引起了苏联的邻居——属于北约的土耳其的高度警惕,不断向北约和美国请求支援,而苏联的舆论,开始痛批土耳其,甚至有传言说苏联要给土耳其一个狠狠的教训,因为土耳其屡次刁难苏联黑海舰队的军舰通过土耳其海峡,这让土耳其大为惊慌,欧洲也是舆论大哗,一时间似乎战云密布。
美军不得不大举调动航母战斗群,在中东战争前即通过苏伊士运河,向地中海派遣了3支航母战斗群,作为土耳其的后盾,波斯湾这里对伊拉克战争的支援航母舰队,暂时只剩下了1支舰队。当然,美军在印度洋还有2支航母舰队,但必须应对中国海军的压力,不可轻动,实际上也动不了,中国的2支航母舰队也盯着他们呢。
中东战争爆发后,伊拉克战争的“百团大战”很快打响,美军发现,在伊拉克几乎所有的美军重点防守地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同时打击,一向各自为战、“一盘散沙”的伊拉克游击队们,突然似乎有了统一的指挥,让美军措手不及,一些地方遭到了重大的损失!
赵云腾作为总参副总参谋长,飞抵伊朗亲自督战。
在中国援建的伊朗总参指挥中心,CRT显示屏上呈现出伊拉克战局态势图,指挥中心的100多台电脑,都由参谋们,不断根据最新的情报更新数据参数,输入电脑,使得显示屏上的态势图可以5分钟左右刷新一次,当然并不是每一次都有真正更新的内容,情报总是滞后的。
当他看到显示屏右侧高亮的小图框,通知一只“游击团”,正准备对巴格达近郊的美军第一骑兵师军营进行突袭的内容,他不由得微笑起来,因为“游击团”显示的指挥官是“萨达姆·侯赛因”,萨达姆此次将指挥2只临时编成的“游击团”。
赵云腾的内心感叹:每个民族的优秀人物,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只要没有意外死去,还是相对容易地能够冒出头来,这个萨达姆也是。根据情报,他在伊拉克的“巴格达游击区”现在很有名,是游击队的风云人物,近年来的战果不少,有人甚至用当年德国隆美尔元帅的“沙漠之狐”来称赞他——阿拉伯的新沙漠之狐。
第一骑兵师是美国陆军的代表性军队,绝对称得上王牌。几乎每一次美国对外侵略,它都是急先锋之一,算得上大名鼎鼎,如果萨达姆能够突袭成功,也可以声名大噪了。
伊朗军队现在深受中国的影响,其主要装备和指挥系统,包括军官的教育训练,现在主体都是来自中国,这是与中国长达十几年对伊朗的深度渗透,分不开的。
在经济上,现在伊朗超过70%的原油,都是卖给中国,甚至在中国开了账户,每天生产的原油送到中国,结算的大部分金额,就放在中国银行中,然后伊朗购买中国的大量产品,就从这个专户核销。
实际上伊朗已经与中国实现了最深层次的经济绑定,绝大部分的工业产品和设备都是从中国采购,对美元用得越来越少。伊朗现在的工业基础,包括最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其工业化都是中国帮助实现的,现在各种石化产品,开始向中国大量出口。伊朗无数的商人,都是做中国产品生意的。不管哪个阶层,都少不了与中国人打交道,利用中国的各方面能力和资源。
中国的经济策略,是根本不在乎推动这些国家的工业发展的,因为他们无法威胁到中国的地位,伊朗现在只有不到3000万人,最多能够发展出34个优势产业,在这些产业变成出口中国、赚取中国的利润又何妨?伊朗其它的产业,就与中国绑定得更深了。何况没有经济发展,伊朗国民哪有对中国产品的消费力呢?
经济关系发展的同时,军事关系就开始逐步深化,石油的收入,很大的一块就是提供军费嘛,在美军进攻伊拉克后,伊朗对此极为紧张,目前军队已经扩大到了60万人,还有40万的“动员部队”也就是预备役,在发生战争时两三个月,就可以武装百万大军。
对于伊朗军队,中国人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按照伊朗军方的评估,由于中国向伊朗提供军备上的“特殊待遇”,伊朗按照同样的性价比,采购中国武器要比向苏联采购便宜30%以上,要比向美国采购更要便宜一半以上。而且中国提供的,可是全套的服务,包括维修厂都开到伊朗来,并且培训伊朗自己的维修和养护力量,未来还会帮助伊朗生产武器。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伊朗人很清楚,他们只能依靠中国,已经站队了,就不能动摇,美海军在波斯湾对伊朗的压力很大,但大量进口中国导弹后,伊朗就安全了很多,而且现在外围印度洋,中国海军开始与美海军形成两强对峙的局面了。
现在伊朗甚至让中国熟悉了几个重要的空军基地,准备在美军威胁伊朗的时候,立即与中国签约,部署大量的中国空军到伊朗,保卫伊朗的安全。
所以这一次伊拉克的游击反击战,伊朗是非常支持的,他们也受够了美国人的军事压力了,每天都提心吊胆的。
第337章伊拉克百团大战与反战风暴
被赵云腾念叨的萨达姆,此时正在美军骑兵第一师营地外大约10公里左右的地方潜伏。他今天的策略很简单,那就是“声东击西”,在反方向用一个“游击团”组成几伙,对美军营地发动骚扰,使得美军的值班力量和注意力,都集中到反面,他则带领“主力”——其实就是大约20部107火箭炮,争取从正方向,潜入到离开美军军营大约5公里左右的地方,然后利用107火箭炮8。5公里的射程,集火袭击后迅速逃跑。
萨达姆今年正好是30岁,6年多的游击队生涯,已经让当年那个野心勃勃的青年政客,变成了一个老练深沉的游击队领导人,他现在复兴党内的地位已经很高了,是军事方面的3名负责人之一,这一次亲自来指挥这场袭击,正是他试图巩固和提升自己地位意图的驱动。
这个行动,是在他从中国顾问那里,听到了百团大战的战略构想后,立即确定下来的行动之一。他是一个报复心很强的人,在巴格达地区,他带领的游击队,与美骑一师多次交手,很多他的同志和下属,都死在骑一师的手里,包括他本人的一次负伤,也是骑一师干的。
血海深仇,让这次参与行动的游击队员,都是非常兴奋,终于有机会,狠狠地报复骑一师一次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