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208章(第2页)

第208章(第2页)

与她一起来到玻利维亚的,除了陶志明这样的汉裔以外,还有不少的日本遗裔,组织上当然是有考虑的。为什么选择玻利维亚?有很多理由。除了这里反动力量相对薄弱,美国也不太重视之外,还包括这里山区众多,易于在海外支持下,建立山区根据地。

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玻利维亚是南美少见的、仍然以印第安人原住民为主的国家,印第安黄种人,占了人口总数的54%以上,而印欧混血种人也占了31%左右,两者合计达到了85%,白人仅占15%,而且几乎都在城市。所有的农村,人口几乎都是印第安人及其混血的天下。

这就让这里的根据地切入点,有很好的初始发展条件。大部分中国派去的人员,包括日裔在内,都可以伪装成印第安人,虽然此地的人种,由于高原地带,被晒得黑一些,相对更像藏人,但这些派出人员又哪有白的?他们可是在伊拉克或者其它地区摸爬滚打的,队伍中确实就有最像的藏人,也有像陶志明这样的混血儿,他在玻利维亚,100%会被人当成印欧混血儿。

而且日裔,从长期看有个潜在的利基——在巴西和秘鲁等地,有不少的日裔,未来也许可以通过他们建立起一张有用的网络。重信房子她们都有两重掩护色,一是印第安人,二是澳日的残余分子。

重信房子他们,以及胡安、帕雷德斯这一组“百人小组”来到玻利维亚后,最早当时是困难的,但他们很快发现了玻利维亚的大机会!这让他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玻利维亚有差不多110万平方公里,可是六十年代的人口,仅有400多万,是标准的地广人稀,在地图上看到的很多镇集,不过是千把人的聚居地而已,其实没有多少人,因此玻利维亚政府的力量,也难以管理到很多地方。

所以重信房子他们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割据之城”!在政治上建立的政党,只是号称社会主义,而不是直接打出中国模式的旗号,以免被美国关注到;在地点上选择西部高原山区与贝尼河交界的地域,这样依托大河运输,可以实现新建“高山之城”与外界的便利物资交流,顺河而南,很快就能达到索拉塔,而索拉塔离开玻利维亚的首都拉巴斯并不远。

整个策略就是,选择好起初的市集后,“玻利维亚社会人民党”,号称要建设一个乌托邦城市,其实就是实行中国的政策,吸纳人口,逐步发展建设一个以“高山社会主义新城”为核心的独立根据地,与玻利维亚政府周旋,避免他们过多的注意力。

通过大河,让中国的支援源源不断地进入,在此地建立起初级工业基础,实现轻武器军工和五小工业级别的工业生产,储备武器弹药,组织起新城和农村的基层组织体系。他们预计,如果这个根据地能发展到20万人,那么就有可能奠定了革命胜利的基础,因为可以形成1万人的正规军与2万人的民兵部队,而玻利维亚的全部军队,不过是2万多人,加上1万多的警察部队,而且装备破旧。

所以革命成功的关键就是,建立起有足够人口规模、一定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组织严密的根据地。

这就需要得到中国的支持,需要通过智利与玻利维亚的边境,源源不断的将物资送进来,因此那条大河——贝尼河就非常关键,通过大河的运输,才能让那山区的物资往来变得便利,组建军事化的运输船队,是建立这个根据地的关键。

如果通过68年左右的积累,让这个设想得以实现,那么一旦玻利维亚的形势成熟,革命军沿河南下,迅速攻击玻利维亚的首都拉巴斯,一举夺取政权,然后再通过公路体系,快速占领苏克雷、圣克鲁斯、科恰班巴这3座城市,加上拉巴斯,4座城市的人口,要占玻利维亚总人口的23。因此一旦占领4城市,就意味着革命军控制了整个玻利维亚。

整个构想的核心,依托的就是贝尼河这条大河,其中有一些河段,现在过于原始,难以通航,所以还需要加以建设。人员、物资、建设、行动,所有的一切,都要依靠这条河。在玻利维亚这样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度,依靠道路体系,当然不如依靠河流。

整个构想,还要与对玻利维亚一定的矿产开发结合,这也是奠定未来玻利维亚发展的资本系统和工业基础。

此国一国向被认为是世界上矿产品蕴藏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号称“坐在金矿上的驴”,金矿极其丰富,储量超过1000吨,只要能实现工业化开采,资本是不愁的。其余银、铜、铁、锰、锡、铝、锌、锑、钨、铋、镁、锂、铀、铌、钽、硫、石膏、石棉、磷、镉、钡、铟、锗等资源应有尽有,尤其铁矿450亿吨,石油储量超过10亿桶,而天然气更是丰富,工业化的条件可以说好到了天上。但可惜人口太少,而且此时交通不便,例如美国人垂涎三尺,但是也认为缺乏开发条件。

所以最初的策略也是因此而定,以在贝尼河流域开发矿产的理由,让一家“美国公司”,对贝尼河进行疏通,打通大河交通线,至于这家美国公司与“玻利维亚社会人民党”眉来眼去,自然是为了开发玻利维亚的自然资源。接下来再引入几家“美国公司”,他们当然要承担起一些物资运输的工作,而他们确实也在做这些矿产资源的生意,这就可以为革命根据地提供很好的掩护,不仅是政治上的掩护,例如从全国各地拉人,以需要劳动力的理由是最充分的。

反正贝尼河流域的矿产资源确实丰富,找出几个大矿来并不困难,只是开发的费用高,一般的美国公司,此时还没有兴趣罢了。

矿产资源的开发,不仅能够弥补初期较大的投资,而且可以为革命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本,购买武器弹药和组织人民生产建设,这是一个完美的闭环。

整个计划上报后,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一路汇报到了李思华那里,让她高度激赏,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亲自嘉奖。重信房子现在想起来,还很得意呢,自己可不是16岁那个刚上战场的懵懂少女了,现在的自己,是一个成熟有思想有策略的革命者,这个战略,最早就是她想出来的。几年前从伊拉克归来,她和同伴们曾经被领袖亲自接见,这次又得到了领袖的亲自嘉奖!

从李思华的角度,她当然不重视所谓的启动“高成本”,一个南美国家的一个小地域,成本再高又有多少?她重视的,是认为这个战略很有可行性,成功的概率很高。

于是,这个战略被迅速地付诸实施。首先是人员补充,原来准备派到其它几个国家的“百人小组”,现在调整了几只派到玻利维亚,与重信房子他们汇合,形成了一个有七八百人的核心组织。

而现在一家美国公司,已经在大张旗鼓地开始疏通贝尼河,理由很充足,是为了开发贝尼河上游的一个大型金矿和另一个大型铁矿,需要通过这条河,将矿石等运输出来,可不能只有每年涨水的时候才运输吧?他们还开始在全国大量招聘人员,甚至欢迎各地的印第安农民前来,工资按照玻利维亚的标准,给得挺高的。

其实这个时候,南美各国的反美情绪很高,这种投资是不受欢迎的。但玻利维亚政府,也敢怒不敢言,他们认为也无法对抗美国。而且开矿,毕竟也要向政府交税,对这个贫困的国家不无小补。

“员工招聘”的范围,远远超过了玻利维亚的国境,在秘鲁、巴拉圭和巴西等印第安人较多的区域,都在招聘,而“玻利维亚社会人民党”也全面参与,他们向这些地区的人民,宣传要依托矿区,建设一个印第安人的“乌托邦高山之城”,好笑的是,有些注意到了这个新政党的政客,还把他们当成是一个右翼思想的政党,毕竟他们明显地与美国人勾勾搭搭。

其实重信房子他们,也注意到了此时的玻利维亚军政府,并未失去民心,他们实施了一定的土改等资本主义改良,所以大多数的玻利维亚人,还对他们有着期待,本身也不是良好的马上发动革命的时间窗口。所以战略上从长计议,也是合理的。

在“美国公司开发矿产”的掩护下,“玻利维亚社会人民党”低调地开始发展。在雷耶斯以北大约200公里远的一个新市镇,这个名叫“印喀孟塔”(西班牙语,意为“起初”),又被重信房子们叫成中文“初兴城”的地方,开始了迅速的建设。

各地招聘来的工人,分成了两批,一批是真正的工人,只是参与建设,在来自中国的专家指导(工人们都以为是美国的专家)下,建设矿区和市镇。而另一批,则是被吸纳的革命军种子,他们被带到山区,开始了教育和训练。

其实,最大的难度就在于人员的教育,印第安农民是极端躺平的,每个人生来就是在社会和生存的底层,愚昧无知也没有文化,不过这也难不倒从中国逐渐派来的一些人员,他们有着中国当年扫盲的经验,无非是从头开始教育到小学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形成政治思想和理念。

南美的“黑帮”也行动了起来,开始帮助他们招聘工人,还有在各地搞定印第安人群,送到玻利维亚。

在新根据地的农村,一个个的“种植园”开始建立了起来,大量的印第安人家庭,消失在了这些种植园中。每个种植园由于管理大量的山地,所以差不多是1500人左右一个,包括300350个家庭。未来在这样的基础上,会建立起民兵-自卫队-正规军的三层中国模式基层组织体系。

这里原来的地主,都被用各种手法,或者干掉,或者送走,本地“上层”都知道,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要控制本地,不想死就快点走。

有着资本和“美国财团”的支持,建设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这里的根据地是在1965年的春天开始的,到现在新城大部分已经建成,虽然根据地只考虑20万人,但城市和周边根据地的规划,仍然是按照5060万的最高标准而建设的,“初兴城”本身可容纳2030万人,而周围的农村可容纳3040万人,有大量的山野荒地,被开垦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