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185章(第1页)

第185章(第1页)

他向主任感叹说:“浅海养殖加上淡水养殖,水产可真成为国家在耕地和森林之外的第三粮库了。”

主任一拍大腿,说道:“那可不!如果不是内地很多人不习惯吃太多水产,我看水产养殖,早晚超过森林的产出。”

赵云腾笑着摇摇头,对于内地的大多数人,水产虽好,却不能当饭吃。

他想起了曾经去过的一个森林乡寨,在大兴安岭的大山里面。

森林的乡寨,与普通乡寨是不一样的,最大的区别,就是每个森林乡寨是2万人规模,是普通乡寨的4倍。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森林中的乡寨,相对孤立,分隔很远,尤其是离开城市比较远。

所以为了生活配套和娱乐商业的需求,就必须强调单个单位的规模,有了2万人这种前世一个城镇的规模,才能配套得比较齐全,很多公用设施,也才有经济性。不过就是管理的地域比较大,每户人家为了进行自己管理的100亩林地的生产,每天都要先坐车,再骑马或者骑驴来回赶路,而镇上则刚刚配了一架直升机,用来巡航和救险。

没办法,整个乡寨管理的林地,高达75万亩(500平方公里)。林民们去管理自身的林地,走个二三十公里是寻常事。幸好现在林区的山间公路开始完善了,林民们可以先坐公交到自家林地附近,再骑驴赶马去工作。

那个名叫“明珠寨”的森林乡寨,还是发展得比较完善的,已经有了三次产业的框架。

其第一产业是种植和养殖业,这是发展得最完善的。每户的特色养殖,至少都有56个主营项目。种植的多数是中药材(赤芍、金莲花、花返魂草等20余个中药材品)、蘑菇、蓝靛果、灵芝等;采集的有红豆、偃松籽和野生蓝莓等;养殖的,就是猪、牛、羊、鹿、禽(鸡鸭)、蜂等。

种植中当然还包括经济果木,例如沙棘等。人工管理的森林,其树木品种都按规划,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也还在不断地调整中。

第二产业当然就是森林的本业——木材。主要是采运和加工。目前规定是15年轮伐一次,部分名贵树种,则必须要到2030年才轮伐一次。赵云腾知道这是李思华亲自确定的。她的依据是原时空中国每年消耗的木材,需要8万多平方公里的森林出产,这个时空如果将标准放得宽点,未来20来亿人口,算每年消耗20万平方公里的森林木材,15年那就需要至少300万平方公里的轮伐森林。

除了打造家具,将木材加工成各种板材等,多数木料还是运出山去,作为造纸和其它建材等使用。

第三产业就是服务林业,明珠镇的选择是发展森林康养,他们并没有发展那种西方式的高端康养中心,而是充分利用镇上的民居和公用设施。很多家庭的住宅,都设有专门的标准化客房,可供康养来宾居住,还有一个2000平米的林家院,算是当地的宾馆了。饮食可以向愿意参与服务的家庭订购,也可以由镇上的疗养餐中心送餐。镇上的卫生所,也设立了康养专科。在赵云腾看来,有点前世民宿的味道,但又不完全一样。来宾的康养,实际上主要就是浅浅地参与镇上居民的林业活动。

这个年代还没有网络,宣传不便,不过在大兴安岭的附近几个城市,这里还是小有名气,电视台每年在夏季前,都帮忙免费宣传,所以生意还不错。开业3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大几百到上千户的家庭,来这里消夏,有的甚至年年都来。其实有那么多客户,镇上已经很满足了,再多了就要影响林业生产,他们并不愿意。

通过三次产业的阶梯开发,明珠寨的林民们,日子也过得很红火。在他去的时候,明珠寨的主任还自豪地和他说,每年寨里都能留下十几个流动民兵,他们已经构成了寨子基层干部的中坚。

这些见多识广的流动民兵为啥肯留下?虽然这里是山区,好像比较寂寞,但日子过得好啊,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喧嚣的生活,也有人喜欢这种安静祥和的生活的。再说他们在这里非常受欢迎,林民们巴不得儿子能娶流动民兵中的姑娘,女儿能嫁其中的小伙子。主任每年都鼓励当地的小伙子姑娘们,去和流动民兵们“联谊”,要是彼此看对眼了,人不就留下了?

回想着往事,赵云腾不由露出了微笑。

国家计划中的人工林地,未来的规模是500万平方公里,在总人口20亿的前提下,准备吸纳人口是3亿人,其中2亿人是直接负责林业生产的承包户或者农场,其余1亿人则是这个森林经济系统的服务人员,例如各种森林加工业、林机产业、森林产品营销、政府管理、警察治安等等。

所以未来就是约1万个森林镇,分布在祖国500万平方公里的森林中。这也将是新中国的一大特色。

从水产到森林,再到超过45万亩耕地,赵云腾认知到的是,在新时空,中国农业的物产从数量到种类,再到质量,必然登顶世界之巅。

最近报纸上在不断批驳美国的“民主制度下的消费主义”,可是用不了多少年,至少从饮食和食品,这个人类最基础的生存领域而言,我们将比美国丰富几十倍,任何一个美国人来到中国,恐怕都会在这方面目瞪口呆。

实际上,现在已经很明显了,至少中国人的蔬果种类,相比美国,品种上已经丰富了10倍以上,蔬菜的人均消费量,已经超越美国;而水果方面,相信超越的时间也已不远了。至于肉食,看看水产和越来越丰富的养殖业,赶上美国的时间还远吗?地大物博,这在新时空可不是虚话,而是事实。美国把他们的底层人民当猪,用化工搞出来的垃圾食品,填饱他们大部分民众的肚子,效率是高的,但这是不人道的,是以其底层人民的健康为代价的。

如果我们缺乏资源,为了填饱肚子,也只能仿照美国的方式,但如果有其它选择,就不要追随美国,国民比较健康,不仅仅是人道的问题,还能大大地降低医药费用,在另一个维度上创造了价值。

未来,这是针对美国人很好的一个宣传点,他们说他们的消费丰富,我们就可以直接嘲笑他们的民众,天天在吃猪都不吃的食品,资本家是把美国人在当猪养。对比中美食品上的巨大差异,突出“生态”、“自然”、“有机”的概念,就可以对美国形成另一种层次的降维打击——你们号称是消费主义,可是连吃的食品都是垃圾!

这就是攻其一点,既然食品是如此垃圾,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是恶劣的,那么美国号称的其它丰富消费,又算是什么呢?

这就是先在农业上超越,再在工业上超越,最后在服务上超越。至于那套金融掠夺术,那是美国人的专利,就让他们自己留下吧,中国不在这个领域去斗争,因为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初心。而美国的这套金融骗术,也只能在它还是全球霸主的时候有效,等到衰落,就会反噬自身。真的当其它国家都是傻子吗?只不过面对霸权,不得不忍耐罢了。

思绪转回来,赵云腾又问道:“如果水产品以后过多,怎么办呢?”

主任有点迟疑,说道:“一般只能是晒干成干货,能够保存一年以上吧。如果保存在没有氧气的干燥仓库中,就能保存几年。现在国家在推动大力发展鱼糜制品、鱼粉和各种水产品罐头,不过这都是有食用年限的。”

赵云腾点点头,任何产业都不能无限制的发展,水产养殖业也是一样,还是需要有尽量的大的内外市场才是王道,否则水产的保存,要比粮食还要困难很多。

目前各地粮库的发展,能够保证粮食三年不变质。但其它的食品,就没有这个条件了,尤其是蔬菜,目前运输上的腐坏率高达3成,是很大的浪费,但一时还无解,正在大力推广的冷藏车体系,也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因为成本很高,不适合很多普通的蔬菜。

所以只能有部分解决之道,即蔬菜不能集中生产,而是要在消费地附近生产,但有些蔬菜不是广域都能够生产的,只能从产地运过来,除非不吃新鲜的,而是吃加工品,否则这种情况就只能延续。

这就是各地政府都在发力的“菜篮子工程”和“蔬果绿色物流通道和仓储体系”,按照赵云腾的观察,再经过几年的时间,应该就可以达到原时空中国的水平。

实际上,赵云腾担心的水产品市场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就连李思华也注意到了,因为这几年中国的水产养殖,在技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无论是淡水鱼还是近海养殖,增长的速度极快,远远超越了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因此出现一定过剩,是非常现实的。这是一种“幸福的烦恼”,我们的食品,已经开始进入了过剩阶段,必须加强出口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