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内心苦笑,心想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是虽然身为总统,在国内各种力量的压迫下,我也只能被迫开始推动军备竞赛。凯南继续说道:
“我以为苏联的破绽,在于他们的内部,在于构成其力量的上层建筑和警察系统的腐败,在于他们民众对于GC主义意识形态的倦怠。所以,我们要用宣传来打败他们,让他们内部生变。”
艾森豪威尔心思一振,心想确实在硬实力上,美国也无法压住苏联,从软实力下手,也许才是美国远胜于苏联的地方。
“我们以往的宣传核心,是自由,这个概念是不行的,或者至少是不够的。自由这个口号,让全球的很多民族认为是殖民、掠夺的同义词,当初英法这些国家,都是以自由为口号,所以虽然西方内部,这个口号仍然响亮,但在外界,却是声名狼藉的。自由世界,他们会认为是殖民主义的集合体。”
“我们新的宣传核心,应该把苏联号称的民主这个词抢过来!”
艾森豪威尔身体前倾,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苏联的民主,是公有制,所谓的人民是主人。但我们的民主,形式上是民众的选票制度。但这不是根本,而是一整套的思想、信仰、文化和价值观,是“民众自主”!表现在外在,就是民主国家,有着让世界人民羡慕的不同寻常的高生活水平,有着多样化的消费选择。我们的人民,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他们的居所充满现代化和科技感,他们的消费物品无比丰富,他们的娱乐方式多姿多彩。”
“而苏联能提供什么呢?他们的国家相对我国仍然贫穷,而且二战摧毁了苏联大量的财富,因此他们的民众不能不住在统一的火柴盒房子中,居所狭窄,除了基本消费品外,一切都贫乏。他们职业和生活的一切,都只能等待官僚阶层的安排,他们的生活枯燥无味。”
“苏联显示的力量,无非是军事上的大成就。但这些是对其人民无感的,人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消费,消费主义才是我们最有利的武器。”
艾森豪威尔的眼睛变得越来越亮,凯南不愧为号称冷战最杰出的战略家。这么一说,让他的思路就有了。
“总统先生,您读过麦克维尔的《白鲸》这部著作吗?”
艾森豪威尔回忆了一下,作为名著,他还真的读过,还能回忆起书中的一些情节。他问道:“为什么你提到这本书?对我们的现在有什么启发吗?”
凯南回答:“是的,我认为这本书的故事,已经完美地说明了美国应该是怎样的民主制。”
“这个故事表面上讲述的是,亚哈船长指挥一艘捕鲸船,追杀白鲸迪克,在经历了血腥残忍的过程后,与之同归与尽的一个海洋历险故事。浅薄的人也就只有理解到这个程度。”艾森豪威尔有点尴尬,他好像也是凯南说的那种浅薄的人。
“啊,总统先生,我不是在说您。”凯南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也有点尴尬。他赶紧继续说道:
“你可以把美国当成船长率领的捕鲸船,而苏联则是那头鲸鱼,在西方的历史上,总是有一头又一头的鲸鱼,需要捕猎。这部书中,包括了4个重要维度:以我们欧美基督教文明为中心的世界秩序;美国民主模式的胜利;妖魔化的强大对手就像是苏联;长驱大洋的美国远征军。”
艾森豪威尔想起这本书,立即发现凯南的解读,简直是绝妙。
“捕鲸船为了人们的福祉而出海捕鲸,这是正当的和英雄主义的;强大而残暴的白鲸,破坏了一切的和谐和美好,令人恐惧、不可战胜,对正常秩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亚哈船长的捕鲸船与它英勇战斗、同归于尽,终于恢复了海洋的平静。”
“我们以基督教文明为中心,就是书中的港口。书中的海洋就是中心以外的地域,现在受到全球社会发展尤其是苏联的压力,我们表面会承认国家间的平等。但实际上,从基督教文明出发,港口中心以外的大海即其它地域,没有我们承认的主权,都注定要成为欧美民族征服的对象,这是天定的命运。非西方人当然会仇恨这点,但您知道,我们的信仰,让我们不但不必感到良心不安,反而值得引以为豪。”
艾森豪威尔面色深沉地点头承认。
“海洋就是我们特殊的种植园,我们世代在上面耕种。而我们能够耕种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民主模式——捕鲸船的两位船长是大股东,其余的股份属于港口的一大帮人,他们手中的钱都投到了船上,形成了船上的每一片木板和每一颗螺丝钉。”
“他们愿意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财富来自于异域,尤其是来自于鲸鱼和鲸鱼身上宝贵的鲸油。海岸上所有的建筑和财富,都是捕鲸船用标枪从大海里戳上来的。”
艾森豪威尔的脸色变得更加幽深。
“欧美的捕鲸者相遇时,或者联欢,或者分享鲸油,或者为了争夺大鲸而展开竞争。他们在海上追逐利益,既是盟友又是竞争对手。”
“请注意,在这本书中,没有边缘民族的任何地位。”
艾森豪威尔身体霍然一震,他内心十分复杂。
“捕鲸船在海上的所作所为,就是对我们民主模式具体运作的生动写照。例如异教徒奎奎格,是个胆大而高超的标枪手,于是船长不顾忌他的信仰,给了他190的拆账,这是高额的分红。”
“捕鲸是产业,更是探险和开发。为了胜利和利益,必须民主化。什么是我们坚持的民主?那就是边缘的民主模式,要由欧美基督教文明的中心来提供。总统先生,在这个时代,民主才是帝国的开路之旗,也是战旗!”
艾森豪威尔不由得站了起来,用力地鼓掌。凯南今天的阐述,在他看来,比起凯南过去那8千字引发了冷战的文章,更为重要,因为他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战胜苏联的方法,也许还会是未来战胜中国的方法!真是了不起的战略家,这是真正的顶层设计!
确实这个乔治。凯南,是这个时代西方了不起的战略大师。
二战结束后,他是美国推出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的几个智囊之一。在1947年,凯南运用自己的影响力游说国务院成立了政策规划司,并出任首位司长。原时空克林顿时期的国务院政策规划司司长哈尔普林曾说,"第一任司长凯南,是每个继任者都想达到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