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共处,是靠斗争得来的,是暂时双方无法战胜对方,双方不得已之下的权宜之计。我看西方对这个道理,认识得非常明确,他们与我们的交往和贸易,都是很清晰的权宜之计。偏偏我们党有些人,还真的想着长期的和平共处了。”
“有些人,是天真和愚蠢。而有些人,则是只有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前提下,他们才能有机会获得自己的个人利益,或者是家庭家族利益,这是对革命事业的背叛。”说道这里,各地有些人,脸色苍白到失色,又有人晕过去了。
“请同志们永远记住,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是根本违反帝国主义意愿的。帝国主义,总是不愿意同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总是要利用一切可能,抓住一切机会,来反对以至消灭社会主义国家。你打痛了敌人,他就会来讲和的。但他永远会寻找着,另一个打倒你、杀掉你的机会,这才是资本主义的本质。这点都认识不清楚,算什么GC党员?”
李思华讲话的犀利,其实不止是冷水了,简直是一桶冰水。
党的十大后,主张赫鲁晓夫式“和平共处”的一些同志被调任,甚至提前退休,党内算是发生了一场小风波。少数国家领导人,也受到冲到击。
这场讲话的冲击波,还波及到苏联和全球的社会主义政党。赫鲁晓夫也是被浇了一大桶冰水,由于李思华大量引用了列宁的理论,这让苏G很狼狈,他们总不能说列宁同志是错的吧?赫鲁晓夫不得不让一些笔杆子,想方设法为他的“和平共处”理论辩护,不过在苏联内部,“和平共处”的说法也就变成了一阵风,没有人多提了。
而在全球各地社会主义政党那里,这次讲话的震撼,就是核弹级的,所谓的“激进主义派别”尤其是“武装斗争派”得到了极大的鼓舞,而议会和和平路线者,则遭到了党内广泛的质疑,尤其是那些“议会派别”的“社会主义政党”,他们不得不设法弥补党内的分裂,重新统一思想。
随着讲话的发酵,对于武装斗争或激进派别来说,是否赞同李思华这篇讲话的言论,已经成为了他们辨别真假社会主义者的指南,他们认为李思华的那句“软弱的人,当不了无神论者;软弱的组织,没资格叫GC党。”就是这个时代的真理,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就看这个!
在西方的知识分子中,纷纷将李思华讲话,认知为冷战加深最明显的信号,甚至被称为“社会主义国家对冷战最响亮的号角声”,反映了近期美国与中国渐行渐远的现实。
然而,历史的轨迹,仍然在按惯性前进着。
在1956年的1月,李思华和主席都曾经亲自以私人的名义,去信赫鲁晓夫,要求他在2月的苏共二十大上,不要发表激烈的反斯大林报告。警告他这样做的话,会摧毁苏G党员的信仰,会摧毁全球革命者对苏联的信仰,甚至对GC主义的信仰。而且他的报告,必然会流入西方,成为西方用来对付GC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有利武器,成为西方将苏联形容为极权暴虐政权的有利证据。他的所作所为,将使得苏联失去GC主义信仰中心的地位。
作为苏G的总书记,如果他这样做,将是极端愚蠢的,这等于是在亲手摧毁自己国家长期存在的根基。
主席特别提议,苏联可以对斯大林做出“七分功、三分错”的评价,本来这就是现实,苏联体制实际上是由斯大林一手建立。他的错误再大,难道还能比他带领苏联人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功劳大?还能比他带领苏联人民战胜了法西斯德国的功劳大?七分功、三分错的评价,一点都不为过。
然而两人送去苏联的信件,始终没有得到赫鲁晓夫的回信。后来根据情报,2月25日午夜时分,在所有出席苏共二十大的外宾和外国共产党领导人都被安排离场后,赫鲁晓夫向1400位苏联代表作了报告。报告的内容,震惊了所有在场的人,很多参会的代表在听取报告时呼天抢地、捶胸顿足,有人干脆晕了过去,当晚至少还有两人自杀。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当政时期的“暴行”大加指责,说斯大林曾下令杀了几百万人,他还说列宁曾经提醒党内同志注意斯大林。他谴责斯大林搞个人崇拜,说他曾下令少数民族迁居,无数人死在了迁徙的路上。说他1936年到1937年在苏联搞大清洗,抓了100万党员,处决了其中68万党员等等。总体上,赫鲁晓夫就是把斯大林形容成了刽子手。
得到情报后,主席慨叹说:“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哟。”
对于李思华而言,则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悲。喜的是,赫鲁晓夫此举,可谓是毛熊在自己的坟墓上,亲自为自己挖下了第一锹土。
她敢断言,从此苏联在意识形态上,就不再是全球革命者心中的灯塔了,中国会逐渐取代苏联的地位,而苏联会越来越被看成一个传统的霸权主义国家,而不再是一个领导世界革命的国家。
失去了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苏联对于西方,就变得逐渐不那么可怕了,他们的力量,会在实质上不断衰弱,尽管他们经济上和军事上的成长期,还有二三十年。
悲的是,苏联堕落,意味着全球社会主义力量的一定衰落。苏联反而逐渐将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薄弱地带,西方会猛烈攻击苏联的霸权行为,而将苏联的霸权,归因于其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这自然也会给中国推动的世界革命,带来麻烦和挫折。
李思华对主席感叹说:“从此,苏联与美国的竞争,就不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争了,而是两个霸权主义国家,为了世界霸权的利益之争。”
正因为这样的背景,所以李思华在3月的“反和平共处”的十大讲话上,才那么不客气,相当于直接批驳了赫鲁晓夫的理论。
4月,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获得了赫鲁晓夫的这份秘密报告,而在6月5日,《纽约时报》头版登出了这条消息,在社会主义世界,引发了一次剧烈的政治地震,成千上万的人跟苏联决裂,尤其是在东欧国家,动乱的种子从此生根发芽。
6月6日,《人民日报》及其英、俄、法、西、拉丁等语种的海外版,在头版头条发布了主席的文章《如何正确地评价斯大林?》,文章回顾了斯大林的功勋和错误,指出应该以“七分功、三分过”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评价斯大林。就算是被称为斯大林最大错误的大清洗,也并不是大清洗本身的错误,而是错误地扩大化了。斯大林不是神,但我们应该科学地一分为二地来正确认知斯大林的正确与错误。
此后的几天,李思华、刘韶其、甚至恩未等同志的文章纷纷发表,从各个角度反驳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李思华甚至在文章中尖锐地指出,斯大林对苏联的功勋无人可比,苏联现在领导层对斯大林的批判,具有不可告人的个人目的。她告诫苏G党员,不要忘了革命的初心,用自己的眼睛,看清楚苏联的事实!语言和历史可以编造,而苏联人民的生活、苏联国家的成就、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这些是编不了的!
中国迅速的激烈批驳,传遍世界,赫鲁晓夫和苏联高层气急败坏,两国的理论家,在报纸上打起了嘴仗,中苏两国的关系开始迅速冷却。西方国家的舆论幸灾乐祸,中苏两国的反目,让他们感到非常欣喜。
由于被中国的激烈态度所激励,苏联对斯大林的批判,遭到了全球很多社会主义党派、团体、社团的激烈反对,甚至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很多领导人,都对苏联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匈牙利的布吉态度最激烈,因为匈牙利的形势,本来就很动摇,他对苏联大使破口大骂,说明摆着,这是蠢猪一样的行为。
在外界激烈的反对下,苏联高层不得不匆匆地结束了所谓“反斯大林”的政治行动,而这次事件,使得苏G高层的很多人,开始对赫鲁晓夫不满,埋下了他日后被推翻下台的祸根,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中国这样做,当然得罪苏联非常深,肯定会让两国的关系,至少在赫鲁晓夫时代变得冷却。但政治局常委的会议上,经过激烈的讨论,还是支持了由李思华提出的这种态度。
在她想来,中国迟早是要树大旗的,既然要推动世界革命,就必须成为全球社会主义的灯塔,如果中国对苏联批判斯大林一事遮遮掩掩,甚至为了中苏关系同意苏联的错误做法,那中国就失去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正义性,会让全球的革命者失望,认为中苏是一丘之貉。
中国的态度必须是,苏联新的领导层否定斯大林,实际上代表着他们偏离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向,例如赫鲁晓夫向美国推动所谓的“和平共处”,其实是愚蠢而可笑的错误,没有几年就必然破产。而中国则坚持推动无产阶级的世界革命,是走在革命的正确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