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有事要出门,你留下看店,你那业务升级改天再研究吧。”
“去哪?要不要骑我的车?”
闻辽让朋友给他从远方邮寄了一辆自行车,是他们自己创立的品牌,超轻环保材料,张若瑶问你做这个有市场吗?团队多少人?感觉应该是青色组织?闻辽说当然有市场,感兴趣的人不少,他们现在承接国内外一些学校的研学实践。
是因为你没了解过这件事,未曾踏足骑行这个圈子,所以觉得里面荒草丛生。
张若瑶才懒得踏足,出门打了个车走了。
直到晚饭后才回来。
外面大降温,起风了,刮得漫天都是尘。
她低头快步跑进寿衣店,双手冰凉,怀里揣了张彩笔画得歪歪扭扭的贺卡,放到桌子上。
闻辽问,谁家孩子?
张若瑶掸了掸身上,没瞒闻辽,她刚去的地方其实也离公墓不远,市儿童福利院,和公墓在同一条街,下山就是。下周是感恩节,福利院做教育活动,每年都会提前跟张若瑶说。
闻辽大为惊讶:“你做了什么贡献?会邀请你去?”
张若瑶笼统地说,捐了点钱。
“福利院接收捐款捐物吗?”
“接收,食品会严一些,其他还好。”
“原来你就是传说中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不是统称,是具体的人,活的。失敬了。”
张若瑶把闻辽的话原封不动回敬给他:“是因为你没了解过这件事,未曾踏足这个圈子,所以觉得里面荒草丛生。”
闻辽大笑。
“。。。。。。怎么突然就降温了。”
“是。”
张若瑶太冷了,想倒杯热水喝,结果热水壶空着,接待区的茶几上两只用过的纸杯,闻辽说等会儿,然后把茶壶端到楼上去洗涮。
张若瑶问:“刚刚有客人?”
闻辽说:“哦,不是,楼上大妈。”
“楼上?”
张若瑶指指自己头顶,小声:“三楼?”
闻辽说对。
寿衣店在这里开了许多年,但和三楼邻居从来没有过任何交集,张若瑶感觉到老两口的不满,如果能选,谁也不愿自家正对着的楼下是家卖装老衣骨灰盒的。
前段时间装修赶工,有一天锤子声多响了五分钟,楼长的电话马上就打到张若瑶这里了,说有人举报他们违规装修,噪音扰民。
闻辽说三楼大爷看着确实不好惹,挺凶,暴脾气,大妈挺好,说话温声轻语的。
刚刚外面起风降温,闻辽去关门,看到大妈刚好路过门口,买的西红柿掉一地。闻辽帮忙捡,大妈说她忘带家门钥匙了,闻辽说我大爷呢?去哪了?大妈说,去别人家下棋去了,还没回来。
闻辽就让大妈进来坐着等。
。。。。。。
张若瑶静静看着水烧开。
她刚做这一行的时候三姨姥告诉她,一定要有眼力见儿,有分寸,过去的几年里,张若瑶从来不参加别人的婚礼、孩子满月宴等等,刘卫勇的讲究就更多了,从不和人主动握手,分别时不说再见。
都是些约定俗成的小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