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辽叹气:“算了,感情的事儿难扯,咱们别掺和。”
张若瑶无语:“不是你问我的?”
闻辽笑,说张若瑶:“对了,我前脚刚说你现在不挑食了,后脚你就挑给我看。”
他说的是刚刚在饭桌上,张若瑶把他递给她的肉串基本都原封不动放回了炭火上。
“你不吃牛羊肉?”
张若瑶说:“我是不爱吃红肉。”
“我不记得你以前。。。。。。”
张若瑶朝他勾勾手指,示意他耳朵贴过来。
闻辽乖乖低头。
“这几年新添的矫情毛病,嘘,别人我都不告诉,就告诉你。”
随后朝他露齿一笑:“怎么样?我信任你吧?”
-
闻辽把张若瑶微信备注改成了一颗紫色的邪恶小魔头。
张若瑶每次惹他生气一次,就再加一颗,直到变成一排。
漫长时光如刀刃横劈竖砍,是人都有变化,但其实很难由皮囊伤及到骨骼的。刚重逢的时候,闻辽觉得张若瑶一点都没变,过了一段时间后知后觉,张若瑶变化之大堪称“脱胎换骨”,再经过一段相处,才终于从她身上找回些许熟悉感。
慢慢地,抽丝剥茧般地。
闻辽觉得这种相处模式还是挺舒服的,他也实话实说告诉张若瑶了,张若瑶说你欠不欠?就爱找骂?
。。。。。。
荣城渐渐进入深秋。
闻辽决定拓展业务。
他之前认识的殡仪馆附近的那家寿衣店老板经常在朋友圈发小作文,讲一讲自己从业生涯中遇到的事,发表一些自己关于生命意义的感悟,闻辽每次都仔细阅读,篇篇都点赞,他觉得这个老板是真的对殡葬服务业有使命感的,这很好。
张若瑶说他捧臭脚。
“那老板知道你其实是他同行,天天偷窥吗?“”
闻辽嘿嘿笑:“当然不知道。”
“被发现了你就等着人家上门砸你玻璃。”
这次老板又发了一个关于祭扫的感想,说是现在年轻人远走他乡,很难每年都回来祭拜亲人,直播代客祭扫业务应运而生。闻辽私聊老板问,你家做这个业务吗?老板说暂时不做,人手不够,忙不开,而且这一项差不多已经被公墓附近的殡葬服务公司垄断了。
闻辽便想去公墓看一看。
闻辽爸妈没有葬在荣城,他回来以后还从未踏足过墓园。
张若瑶说都被垄断了,你去干什么?
闻辽开始掉书袋,说如今老龄化严重,需求基本盘稳定,所以整个行业不是像张若瑶说的那样紧缩,只是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都是代客祭扫,也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
闻辽立志建立起自己的方法论。
寿衣店开业快两个月了,单论营业额其实并没有比之前高出多少,但客人在店里停留时间长了很多,这就是装修和销售模式的改变起了效果,闻辽越来越坚信他是天选殡葬人。张若瑶负责传统习俗那一套,他负责创新,他们就是殡葬行业的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
张若瑶说你没话了?没话闭嘴,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