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倏地觉得背脊一阵发凉。
青州一事,定是有人想害沈家,现在知道陆家必然卷入其中,还是要告诉爹爹的好。
沈忆秋替她梳妆完毕,沈念之站起来,看着她。
她忽然开口,语气淡极:“朝中无人反对?阿爷也没有吗?”
第39章第三十九章“今后——有你求着我的时……
“不知道阿爷提没提过,但太医院有人提过,御医崔大人说那丹药成分不明,但没几日就被调出了宫。”沈忆秋迟疑了一下,又道,“好像……还贬去了南山药庐。”
“呵。”沈念之垂下眼,轻轻笑了一声,听不出情绪。
“看来陆家动手比我想的还快些。”
她语气平静,像是说一件旁人不相干的小事,眼神却在镜中渐渐沉了几分。
沈念之仍坐在妆台前,手指微曲,轻轻拨了拨垂落的一缕鬓发,眼神却一寸寸沉下去。
转眸唤道:
“霜杏。”
霜杏刚提了热水回来,闻声立刻应下,将铜盆安稳搁在一旁,快步走到沈念之前。
“去一趟大理寺,”沈念之声音不高,却分外清晰,“告诉他:圣上近来沉迷丹药,服食之人是陆贵妃引入的外道,宫中局势未稳,事不宜迟。”
霜杏心下一凛,却不多问,“奴婢晓得了。”
沈念之看她一眼,淡声道:“他虽贵为大理寺,朝中事一清二楚,但宫里这点风吹草动,他一个外男未必能听得真切。”
“你记住,不必添油加醋,只将我说的每一句,清清楚楚地传过去。”
霜杏颔首应是,裹了斗篷匆匆而去。
屋内只剩她与沈忆秋二人。
沈忆秋站在窗下,仍有些怔怔地望着霜杏离开的方向,似乎还沉在刚才的话中,不敢出声打扰。
沈念之却突然站起身来,伸手将狐毛披风拢紧,走到窗前。
阳光薄得很,淡淡洒在廊下,一道影子斜斜拉到她脚边。
她望着窗外半晌,唇角忽然弯起,笑着轻声唤道:
“忆秋,忆秋。”
沈忆秋回头,“姐姐?”
沈念之偏过头来,眸光明亮,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轻快:“或许没多少时日,我们会想念今日的秋风。”
“天气难得不错——”她将衣襟系紧,转身朝外走去,“你上街陪我走走吧。”
沈忆秋一怔,随即眼眸一亮,唇边露出温柔的笑意,像是初雪落入掌心,轻盈无声,心底却满满的。
“好。”
她快步追了上去,步子不紧不慢,始终与沈念之并肩而行。
朱门渐远,石阶落霜。
京中难得好天,虽已入九月末,街头却无风也无尘,阳光落在青砖白墙上,照得人睁不开眼。
沈念之执着一柄浅青缂丝团扇,懒懒地半遮住面容,步子不疾不徐,走在街上仿若画中人物。沈忆秋则规规矩矩地跟在她身侧,手中拿着一只羊脂白玉的手炉,隔着薄薄香帕,悄悄递过去:“姐姐暖着点,方才早起天凉。”
沈念之接过来,一边走,一边转头打量着街边。
她原本是想去平昌坊,那儿虽热闹,却也最容易听见消息。但转念一想,带着沈忆秋进那种花楼茶馆,总归有些不合适。
再者,这丫
头一副乖巧模样,见不得场子大,耳根子还软,哪扛得住那种地方的舌头挑拨。
便只挑了这处静些的街角书肆。
书肆临街而建,门口悬着一块白地黑字的招牌,写着清言阁三字。门口立着小童在招呼客人,见是晋国公府的人来了,连忙将人迎入二楼靠窗一席。
午后日头正好,窗边落下几片黄叶,茶汤热气氤氲,一切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