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朕的一天 > 90100(第3页)

90100(第3页)

他在她出宫的时候,赏赐她与另外几人金银,回想起来,似乎都没有一个确定的数量,不知道赏下去的到底有几多。

今时今日,轮到她给他一枚铜钱。

她说,“这一点钱,在官场上,或许是填不满欲壑的沙砾,是最后人生幻梦的陪衬,可是在济善堂,却能换来一方遮身的片瓦,一口续命的薄粥,一个习得活命之技的机会。”

她问,“您会杀了拜敦吗?”

他说,“我会。”

她问,“在没有去刑部之前,我知道您会。从刑部回来后,我却不知道,您杀不杀得完,杀不杀得尽。”

他记着他的好,这三年来,总因一点私心而留他,等他改过,哪怕明知这绝无可能。

连朝说,“官府的赈济,层层剥皮,十不存一。贪墨之人,杀了一个贪墨弄权的拜敦,还会有别人。今日清正廉明者,明日难保不会在滔天富贵前动心起念。他说得没错,人的欲望,如同野草,烧不尽,斩不绝。”

皇帝的目光也落在窗外,那些繁华景象在他眼中褪去了色彩,显露出支撑其下的、千疮百孔的根基。

“朕知道。”

铜钱“啪嗒”一声,仰面贴着他的掌心,“朕的皇祖,二十余岁清算旧臣,肃清朝纲,励精图治四十年,三次亲征,何等雄才大略?晚年亦不免倦怠,吏治渐弛。朕的皇考,励精图治,呕心沥血,却也无法根除这盘根错节的积弊。盛世之下,千疮百孔。盛极而衰,月满则亏,天道轮回,非人力可违逆。”

他微微停顿,“我,也逃不掉。”

甚至也害怕我以后会和他们一样,年老昏聩,听信谗言,成为自己最不愿成为的人。

如果没有记错,他在她面前,数次提及过这些。

第一次是在养心殿,他把自己的私印给她看,从“寄所托”,到“常怀素”,到他的“无非新”,他毫无保留地告诉她,他的心向。

第二次是在木兰吗?似乎不太记得了,第三次就在刚才,他看见曾经最为信任的老师也因为欲望成了全然陌生的模样,他害怕自己终有一日也难逃覆辙,沉沦在权与欲的巨网。

“所以,”他说,“眼下,是唯一可以抓住的东西。瞻前顾后,满心怜悯,不如放手去做,能做一点,即是一点。能救一人,即是一人。

“贪官杀不尽,那便杀一儆百,整肃吏治,设立更严密的监察。赈济被侵吞,那便另辟蹊径,鼓励民间义举,如这济善堂,重其名,彰其行,使其可行。盛世之下疮痍遍布,那便一点一点去修补弥合。江河日下,非一日之功,力挽狂澜,亦非一日可成。但若因知其必衰,便束手无为,坐视黎民倒悬……我,做不到。”

他定定地看向她,眼底有很多情绪,热切的,期待的,压抑着克制着涌动,“我和你,可以一起做的,还有很多。”

车内的气氛,有些乌沉沉地迫人。

她转过身把车帘拉开一点,再次看见街巷,看见红色的春联,听见人群的欢声笑语,仿佛是开了一道口子,让他们都能缓一口气。

他不愿逼迫她,所以没有继续往下说。

马车在她家门前停下。

已到薄暮时分,夕阳照在灰墙上。

因为刚才陪孩子们玩,她额上有腾腾地薄汗,皇帝抽出帕子,递给她,“擦擦吧。”

她想说“多谢”,然而还未开口,他却已经率先说,“多谢。”

目光交汇之间,很多情绪在无声蔓延。

最终她说,“陛下,每个人,都会有艰难的时刻。”

希望我们,都能平稳地度过。

那枚铜钱留在他的手上,她提袍下了马车。

第92章申时四刻崭新的生命。

讷讷和敬佑正好要出门,玛玛站在阶上嘱咐他们些琐事。

老太太望见她回来,松了口气,讷讷也察觉到,略带嗔怪地问,“到哪里去了?”

敬佑连忙替她打圆场,“上回来的那位夫人,今天派人来家里,说是开过年来想与她聚一聚。我看她们之前关系很要好,就让她快去了。”

玛玛说,“那是很应该去。”

敬佑扭过头,朝她挤眉弄眼,示意她别露馅,又机敏地转移话题,“你回来得正是时候!”朝她招手,“三嫂嫂生啦!讷讷正要去看望呢。你不在家,只能我跟着去,你现在回来了,正正好,你快换身衣裳,跟着讷讷去吧。”

在新岁之初,能够见证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总是一件很欣喜的事。

她欢快地应了声“好”,讷讷便带着她,到屋里找了件合适的新衣裳,车已经套好,在门外等候。她扶着讷讷上了车。

车夫挥鞭,马车驶入汹涌的人潮里。

还在年节中,又是初二。天渐渐地黑下来,寒风中天幕上不知疲惫地燃着烟花,四面八方都有,天地间沉浸在一片乐陶陶地歆享之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