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麦’呢,”顾笙眼睛转了转,“五谷丰登,岁岁平安!”
“像金黄的麦穗一样饱满结实,平平安安长大!”
他越说越觉得这名字顺口。
“岁岁平安,好兆头。”李修远赞道。
“最后‘圆圆’,”顾笙脸上漾开温柔的笑意,“自然是希望我们一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也希望他人生圆满周到,没有缺憾。”
李修远听完,心中暖意融融。
夫郎取的每一个名字,都寄托着最简单也最美好的愿望。
他握住顾笙的手,由衷赞道:“阿笙取的小名都好,每一个都藏着你的心意。”
顾笙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但随即又犯难了,秀气的眉毛微微蹙起:“可是……总不能叫‘只只肉肉麦麦圆圆’吧?”
“太长了,选一个,选哪一个好呢?”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肚子,仿佛在征询里面小宝贝的意见。
第127章长长久久!不过,我现在就很幸福了。……
十一月初的时候,李修远中举的喜报便传到了上水村。
对李家而言并非全然意外。
早在月前,李修远托人从京中捎回的口信便已抵达川州府。
李家上下得了准信,那真是比过年还要欢喜百倍!
李父李母当机立断,决定全家一同回村,今年便在村里过年。
于是,一家人收拾好行装,又安排了店里的事宜后便风风火火地赶回了上水村的老宅。
举人老爷的捷报,必须得在祖宅接!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头等大事!
至于李修远和顾笙?
信中说得明白,开春便是春闱了。
路途遥远,一来一回耗时耗力,耽误温书备考,实在划不来。
更何况顾笙月份已大,经不起舟车劳顿。
李家人深以为然,只叮嘱他们安心在京备考、养胎,老家的一切,自有他们操持。
于是,当那披红挂彩、敲锣打鼓的报喜队伍簇拥着满面红光的县太爷,浩浩荡荡踏进上水村时。
李家人早已将老宅里里外外打扫得焕然一新,备好了香案、红绸、鞭炮和厚厚的红封。
那日,上水村彻底沸腾了!
县太爷亲自登门送喜报,这是何等的荣耀!
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闻风而动,如同潮水般涌向上水村李家。
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乌泱泱全是人。
大家都想亲眼看看这百年难遇的盛景,沾沾举人老爷的喜气。
李家那低矮的院墙外,人头攒动,议论声、惊叹声、道贺声交织在一起。
比那喧天的锣鼓还要热闹几分。
“这可是举人老爷啊!咱们这山沟沟里,真真出了个文曲星!”
“李家祖坟冒青烟喽!”
“瞧瞧,县太爷都亲自来了!李家老二,了不得啊!”
李家人的脸上,那笑容从清晨就没落下过。
李父李母笑得合不拢嘴,一遍遍地向涌来的乡邻拱手作揖。
李明远、周兰、李倩三人忙着招呼。
李茹怀里快一岁的小栗子被这阵仗惊得瞪圆了眼睛,却也咿咿呀呀地挥着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