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确实没有比这个更好的食物了。
柳如是忽然话锋一转,“此事关系重大,我们必须慎重。”
顾笙轻轻点了点头:“嗯,我知道轻重。”
第77章总要有人记得来路这东家怕不是脑子有……
两日后清晨。
顾笙站在食味坊后院,望着眼前的面粉袋和油纸包,眉头紧锁。
张阿婆正在石磨旁碾磨香料,小阿宁则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地将刚炸好的面饼码放在竹筛上晾凉。
自从成功研发出泡面后,顾笙便将制作工艺传授给张阿婆和阿宁两人负责。
门店前厅还特辟出专区用于展示成品。
虽未对她们二人设定指标,维持着以销定产的灵活模式,但自从泡面一出世后便一直供不应求,大家还在店铺关门后帮忙制作。
顾笙始终未启动量产计划,一是精力有限,二是人手确实忙不过来。
“公子,这些面粉只够做一百五十斤面饼。”
阿宁抹了把额头的汗,稚嫩的脸上沾满了面粉。
如今她与大家都熟络了,并再没了刚开始时的拘谨与不安,与顾笙更是亲近有加。
“按这个速度,五千斤……”她掰着手指算了算,眼睛瞪得溜圆,“我和阿婆要做上小半年也做不完!”
她的小脸上甚至闪过一丝惊慌。
顾笙和张阿婆见状,禁不住笑出声来,逗孩子什么的,果然是最好玩的。
他宽慰道:“放心吧,不会让我们小阿宁这么忙的。”
颜安宁听完后竟然真的松了一口气!
顾笙话虽这么说,但他还是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
自从赵琰离开后,他几乎没怎么合过眼。
五千斤的订单,对他这个只有两名帮工的小作坊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更别说还要在开春前交货。
离开食味坊后,主仆两人便去了揽月阁。
来到揽月阁,顾笙整理衣襟,对着张良说道:“去请柳掌柜来天字号,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映月厢里,顾笙推开雕花木窗,夏风裹着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楼下街市熙攘,几个挑着担子的货郎正与顾客讨价还价。
他的目光落在街角一个独腿老兵身上。
那人拄着拐杖,面前摆着竹编的簸箕,却无人问津。
一个念头突然在顾笙脑海中炸开。
……
“雇佣退役士兵?”柳如是手中的茶盏停在半空,凤眸微睁,“你可知这些行伍之人大多性情粗犷,且……”
“且手脚不便?”顾笙接过话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
“柳姐姐可听说过“白象”模式?”
柳如是摇头,顾笙解释道:“这是我偶然在一本异域商书上看到的。”
“有个地方的商人专雇残疾者做工,不仅工钱低廉,更因这些人心存感激,做事格外认真。”
他继续说道:“最重要的是,军中退役之人最重信义,我们又给了他们一个谋生的活计,所以绝不会泄露配方。”
柳如是若有所思:“你这么一说倒也是,可见你已经考虑周全了,不过这应该需要一个大场地。”
“城西那座废弃的粮仓。”顾笙眼中闪着光,“我打听过了,是郑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