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着最近布庄新出的靛青织金裙,发间只一支白玉簪子,通身无多余装饰,却自有一股飒爽之气。
两个丫鬟跟在身后,一人抱着锦盒,三人在满堂茶客中格外醒目。
“顾老板可在?”郑秋娘径直走到柜台前,指尖轻轻叩了两下台面。
正在核对账目的周林安抬头,见是生面孔,刚要询问,顾笙挽着袖子从后厨走了出来。
他手上还沾着面粉,看清来人是郑秋娘时,眸子陡然一亮,惊喜之色漫上眉梢。
骨节分明的手在围裙上急促地蹭了两下,“郑姐姐!你怎地有空来?我还当你要在染坊里过年了。”
“少贫嘴。”郑秋娘从丫鬟手中取过锦盒递过去,“你是不知道,上个月新出的天水碧和秋香黄卖疯了,这是你那份。”
有时她也显得颇为无奈,暗叹顾笙的心真大。
自将染布秘技倾囊相授后,便如流云散入空谷,任凭她全权执掌,既不追问收益事宜也不担心自己会有所损失。
但她也非常感谢顾笙,说他是郑家的恩人也不为过。
他不仅救活了郑家的布庄生意,更是郑氏门庭辟出青云之路的贵人。
她压低声音,“一千两,你点点。”
顾笙接过锦盒,却不急着查看,反而拉着郑秋娘往楼上走:“正好试了几样新点心,郑姐姐给掌掌眼。”
雅间里,郑秋娘刚坐下,两个丫鬟还规矩地站在身后。
顾笙笑道:“在我这儿不必拘礼,都坐。”他看向郑秋酿,亲自斟了三杯桂花蜜茶。
不多时,阿福端来三层红木食盒。
揭开第一层,六只晶莹剔透的玉兔乖乖趴着,耳朵是两片薄荷叶,眼睛用黑芝麻点缀,肚皮里隐约可见流动的奶黄馅。
“这是吃食?”
郑秋娘不可置信地拿起银匙,轻轻碰了碰兔耳朵,那薄荷叶竟微微颤动,像是活了一般。
“奶。冻玉兔,”顾笙做了个“请”的手势。
年纪小些的红喜忍不住先舀了一勺。
奶。冻入口的瞬间,她瞪圆了眼睛,捂住嘴说不出话。
郑秋娘见状也尝了一口,椰香在舌尖化开,紧接着奶黄馅涌出,甜而不腻,带着微微的咸鲜。
“好吃!”郑秋娘难得露出惊讶神色,“这些你是怎么做出来的。”太不可思议了~
这个问题要解释起来挺长的,顾笙笑道:“商业机密。”
接着揭开第二层。
第二层是四枚金丝酥,每根酥丝细如发丝,顶端缀着可食用的金箔。
郑秋娘拈起一块,酥皮竟在手中簌簌作响,像是捧着个金色鸟巢。
“当心烫。”顾笙提醒道,“里头是现熬的山楂玫瑰酱。”
郑秋娘咬了一口,酥皮在齿间碎裂的声响清晰可闻,酸中带甜的花果香瞬间充盈口腔,她不由自主闭上眼睛。
再睁开时,发现自己的两个丫鬟已经不顾形象地把金丝酥吃得满手碎屑。
“顾公子,”翠竹红着脸问,“这点心里是不是掺了酒?吃完浑身暖融融的。”
顾笙点头,打开最后一层,“最后这个要趁热吃。”
第三层躺着六枚翡翠色的团子,表皮透亮得能看见内里缠绕的淡紫色纹路。
郑秋娘用筷子夹起一个,那团子竟像活物般在筷尖颤巍巍地晃动。
“这是用艾草汁和的皮,”顾笙补充道,“我叫它‘青团弄月’。”
桃儿心急,一口咬下半只团子。
艾草的清苦与芋泥的绵甜在口中交织,咸蛋黄的颗粒感恰到好处地穿插其间。
小丫鬟吃得眯起眼,活像只餍足的猫儿。
郑秋娘细细品完一只,放下筷子,指尖抚过绣金罗帕拭了拭唇角,檀口微启轻叹:“怨不得近日州府贵眷们宁可排队也要来你这儿,这点心不仅好吃,还吃出了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