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辉其实也没把握,但比起提起分家面对家人的怒火,他更不想与盛安安和离。
见盛家人都没意见,盛锦水道:“若觉得分家可行,我这倒有个法子。”
她开口后,众人纷纷看向她。
“坐拥金山银山,不愿放手也是自然。”盛锦水看着吴辉道,“在吴家眼中,眼下吴辉就是金山银山。可若是这座山没了,以你对自家兄弟的了解,他们会如何?”
“我明白了。”吴辉垂眸,明白了她话中深意,“接下来这段时日,家中定会生乱,安安便先留在这,等我解决了家中之事再来接她。”
得了准信,盛大夫妇不再为难。
在他们心里,最重要的永远是盛安安的幸福,若吴辉真有这样的决心和能力,那再给他一次机会无妨。
左右多等几日而已,要是最后没能成功分家,再和离不迟。
吴辉解决心头一件大事,离开时不再紧绷,只是面上却不能让人瞧出来,装作垂头丧气地离开。
眼见这次的事已有定论,家中又只剩徐思和盛禾,盛大和盛安云没有久留,先行回了盛家村。
至于盛大伯母,由她留下照顾盛安安。
回去后盛锦水却没歇着,她要先想个法子将内鬼揪出来。
第116章第116章闹剧(小修,可不看)……
休养半月,有孙大夫施针,又有汤药不要钱似的灌下去,盛安安总算大好。
期间,吴辉来过几趟,也送了些东西。
他记得自己的承诺,每次都是将东西放下后就走,偶尔才会向盛家下人打听一二。盛锦水与之见过一次,那时吴家依旧千头万绪,他瞧着比从前沧桑了许多。
不过在听说盛安安的身体好转后,脸上明显多了笑模样。
但回到吴家,又立刻恢复原样。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虽是自家事,但闹大了总会有些风言风语传出来。
盛锦水以为听说了些,知晓吴家正在闹分家,不过开口的并不是吴辉,而是其他两房。
正巧到了南北星货的管事来收绒花的日子,盛锦水与李沐说定,顺路将梁十娘的香材一并送来,其中路费可从货款中抵扣。
反正都要走这一趟,李沐自然愿意。
平素盛锦水不常来作坊,不过今日有香材到货,无论如何都要走一趟。
此次来的管事姓戴,她并不认得,不过听闻戴管事与盛安云吴辉是老相识。
戴管事三十出头,留着两撇小胡子,站在作坊大门处让同行的伙计小心将装满香材的木箱送进去。
毕竟是调制香丸的要地,他并未入内,伙计们也是放好箱子就离开,不敢多看。
平素也有香材到货,但远没今日的阵仗大。
本还在忙着手中活计的短工们见此,不觉窃窃私语起来。
木大娘混迹在人群里,好奇问相熟的短工,“平日香材不都是装在麻袋里的吗?这次怎么这么讲究,特意用木箱子抬进来。”
回话的正是六福的亲娘,也是第一批招进来的短工,闻言压低声音道:“你来得迟,不晓得也寻常,作坊里只有少见价高的香材才会小心装进木箱子里。听说过龙涎香吗?听说拇指大一块就值好几两,此前盛老板就有一匣子,我还瞧见过呢。”
木大娘嗓门大,开口询问时并未刻意压低声量。
倒是六福娘,早知箱子里装着的都是名贵香材,只敢悄声同她说。
可再怎么小心,还是被人听见了。
其中当然也有不信的,“那岂不是比银子还贵?我不信。”
“爱信不信,反正也不是给咱们用的,”见有人质疑,六福娘也来了脾气,“我儿子做工的铺子就在佩芷轩边上,听他说常来光顾的都是真鹿书院夫子学生的亲眷。那些可是大家闺秀,名门淑女,光从指缝里露出的东西就是寻常人这辈子都没见过的了。她们眼光多高,用的自然是好东西,说不得一匣子香材就够我们花用半辈子了。”
听她说得头头是道,围观几人不禁咋舌。
更有甚者,心中不觉起了念头,“我瞧好些香材不就是气味独特点的木头桩子或者树皮树叶吗?要是能找到一两块,岂不是发财了?”
“要真这么容易,那不人人都在山上转悠了。”六福娘挥挥手,“想这些有什么用,好好做工才是正经。”
正巧这时,苏合和熏陆捧着切好的寒瓜出来,“姑娘买了些寒瓜,在水里吊了一夜,最是消暑解渴,大家都来尝尝吧。”
圆滚滚的寒瓜被切成几瓣,几乎是在瞧见红色瓜瓤的刹那,就想象出了它的甘甜爽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