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花了两天时间,白潋才回到十里村。
伏家。
伏棂似乎刚从书房出来,正在活动脖颈。
白潋倒了碗温热的茶水递给她,等她喝了几口,便把在河沿镇买地的事详细说了。
末了,白潋话题一转,神情变得格外认真,“还有件事,我想跟你商量商量。我想把种田的那些经验,比如怎么沤肥才能肥力足又不烧苗、怎么选种留种、怎么防虫害…都整理一下,教会村里那些愿意学的人家。你看怎么样?”
伏棂没有立刻回答“好”或“不好”,而是问道,“怎么突然想起这个了?”
她深知白潋内心重情重义,思虑也深。
“村里不少人,像村长他们,明里暗里都帮过我。我想着,若是能把咱们过上好日子的这点本事,实实在在地教给他们,让他们手里的田产收成多点,多能换钱,娃娃们碗里能多见点油荤,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一点回报。”
伏棂静静听完,她果然最懂白潋在想什么。
“当然好。村里乡亲大多朴实厚道,当初对你也多有善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能把好本事,教给真心想学、需要的人,这比给钱给物更实在。”
伏棂又补充道,“而且,你想得对。做了这件事,心里那份记挂的情分,也就踏实了。”
白潋心头最后一点顾虑也烟消云散,脸上绽开明媚又轻松的笑容,仿佛卸下了一副无形的担子。
“那就这么定了,等这阵子忙完,地里农闲些的时候,我就去张罗。”
她心中已在飞快地盘算着,如何将那些零碎却实用的经验梳理成简单易懂、能教人的条理,该先找哪几家关系好又勤快的人开始,怎么教才能让他们真学会。
但这些都是日后的事,想来今年就能全部实办下去。
眼下正是春夏交际的时候,白潋和伏棂商量了在河沿镇的地里具体种些什么。
伏棂对白潋操办的这些事都很放心,所以并没有多过问,听到白潋打算把前两年驯好的薄荷种到河沿镇的地里,伏棂更是无比赞赏。
如此一来,又有了一块敲门砖,倒是不错。
夜已深了。
白潋一连五天见不到伏棂的人影,那滋味儿就像心尖儿被猫爪子不轻不重地挠着,又痒又空。
此刻洗漱完躺上床,嗅到熟悉又令她无比思念的气息,哪里还忍得住?
她几乎是立刻手脚并用地缠了上去,把伏棂抱了个满怀,下巴亲昵地抵在她肩窝里,蹭来蹭去,把脸埋进对方颈间贪婪地吸了口气,闷闷地说,“可算能抱着了…”
伏棂被她蹭得忍不住轻笑出声,她无奈地抬手,带着一丝宠溺的责备,“松手。你的事办完了,轮到我的事了。”
“你的事?”
白潋疑惑地抬起头。
伏棂的事不是写呈文吗?
那纸不都封好了?
在床上还能办什么文书上的事?
难道…呈文不满意要连夜修改?
她心里嘀咕,但还是依言,恋恋不舍地松开了紧缠的手臂,小声确认,“那…你要背呈文给我听?听听哪里还需要改?”
她以为伏棂是要与她推敲呈文词句。
伏棂侧过身,唇边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让白潋心跳陡然漏了一拍的笑。
“不。”
伏棂道,“我要审你。”
审她?!
这两个字像小鼓槌敲在白潋心口上。
她瞬间提心吊胆起来,脑子飞快地把自己最近干的事像过筛子似的捋了一遍:去私塾给翠儿送书送钱,一本正经没乱说话。在河沿镇买地,跟那个精明的牙人杀价也没脸红脖子粗,顺利拿下肥田。在村里走动,对长辈都客客气气…没干任何出格离谱的事儿啊?
白潋努力睁大眼睛,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无辜更纯良,语气里带上三分讨好七分不解,“审我什么?天地良心,我这几天可乖了!”
伏棂只是静静地看着她,指尖在身侧锦被上无意识地、极轻地划动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着什么。
房间里安静得只剩下两人并不匀称的呼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