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与乱臣贼子联手,勾得陛下夜夜醉宿,摒弃国政,江山社稷飘摇,罪恨千古。
现下突然出现这么个话本子,桩桩件件直指皇宫,而皇宫内现如今受陛下宠爱的正是那位昭仪娘娘。
一时间,百姓惶恐万分,再次想起前朝那场贵妃之乱。
自小老人们就在他们耳边常常念叨,说从前那位高贵妃有多么奢侈无度,如何不知廉耻勾引陛下,最后又是如何差点给国邦带来无尽厄运。
流言所传之盛,却在短短三日后,近乎就要消失不见。
角落里,说书先生不知第几次又讲起事关妖妃的故事,这次却与以往几次不同,被人毫不留情怼了回去。
“喂!说书的,天天都讲这个,什么君臣亦友,你不腻我们都听腻了,就不能换一个,我们花了银两,可不是为了天天在这儿听你胡诌八扯的。”
妇人言毕,人群里响起三五声附和。
大的直接把说书的声音盖了去,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向这处靠拢。
“你、你、你……你懂什么,那妖妃蛊惑陛下,我大凛就要大难临头……”
妇人显然是这处的常客了,说一句话就令说书的牙齿打颤。
妇人立即回:“别别别,大难临头您要去自己去,可别把我们带进去,我虽一介老妈子了,可也还想多活几年,谁不4R想活久一点,大家伙儿说是不是。”
众人纷纷应声,都喜欢看热闹。
“你一介妇人,这些大道理跟你说了你也不懂,老朽说的都是事实,信不信随你!”
“事实?我不懂,但却听过一件事宫中的昭仪娘娘救了陛下,是陛下的救命恩人,阻止灾雨,造福百姓,这样一个良善之人,怎么到你说书的嘴里就成了什么祸国殃民的妖妃。”
一句话落地,唤起不少人记忆。
对啊,昭仪娘娘舍命救过陛下。
救命之恩在前,陛下多宠爱昭仪娘娘点也在情理之中。
宫内风平浪静,没有大事发生,前不久军队还打了胜仗,高高的捷报宗卷从城门前路过,他们全部看在眼里。
高声议论洋洋洒洒,不停歇。
“你们别不信,我凛国大难临头,皆系因妖妃所起,她阴狠毒辣,绝不能任之……”他吆喝着想把众人的话题引回来,却不想弄巧成拙。
人群中有声音逼问:“你说的这般言之凿凿,难不成进过皇里亲眼看过?”
他一介说书的,哪里有机会能够进去皇宫,进不去皇宫,又从哪里可以听说娘娘们的事,想到这,众人顿时清醒不少。
后面脚步声密切响起,率先听见的回头。
“官爷,就是他偷了我家东西!”
原来这说书的本是个江湖骗子,半年前刚从牢狱中跑出来,一直行坑蒙拐骗之事。
既为骗子,说的话怎能叫人相信,比起那没有事实的依据,众人更愿意相信已经真实发生过的。
谣言不攻自破,悄然淡离众人视野。
他们一举一动都在帝王的把控之中,对方早就想好应对之策,朝堂上,臣子们知难而退,跪拜俯首。
自此,有关妖妃的言论无人再敢提及,事情到最后,终是不了了之。
自范府回来,晏惊禾直直进到皇宫。
脚步声无限接近,凌郁抬眸望去:“都解决了。”
“臣做事陛下就放心吧。”说着放下手里握着的东西:“谏书,臣给您找来了。”
“文绉绉的,粗鄙不堪。”
上下粗略扫过,凌郁掀起眼皮,定定给出评价,视线落在纸面帝妃二人性情不合的字眼,转手扔回郎君怀内。
“拿去烧了。”
晏惊禾接过去,狐疑翻看起来,忍不住摇头感叹此人文采斐然,可惜用错了地方。
帝王凌人的目光在侧,晏惊禾讪讪收好:“臣这就把它拿去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