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还像点话。”舒绣文把眼镜摘下来擦拭,“那就确定和他在一起了?”
老太太心里跟明镜似的,两个年轻人之间,涌动的情感简直像丰水期的河流。
但她半晌没听见宁玛吱声。
舒绣文把眼镜戴上,好奇地看向宁玛。小姑娘握着方向盘,直视前方,但一脸忧虑,像是看不到目的地。
过了很久,宁玛才说:“我觉得……随缘吧。”
舒绣文回忆起,当初她把小姑娘挖来研究院的往事。她在那个美容美发的地方,和宁玛加了微信,给宁玛推送了研究院招聘启事。
当时小姑娘只问了三个问题:我是自考本科学历,也可以参加吗?考试要不要交钱?合格了的话,包吃包住吗?
舒绣文说,我们对学历要求不严格,考试通过的话,中专及以上都可以,考试不需要缴费,但需要现场来到研究院参加,不包吃住,但有食堂和宿舍,性价比高。
宁玛当时没有回复,舒绣文以为她不会来了。因为地理原因,其实研究院一直是招工困难。正式员工都难留住,更别说待遇一般的非编员工。
“其实当初,我没想到你真的会来参加考试。”舒绣文感慨。
宁玛愣了一秒,才反应过来,娘娘是在说她入职的事情。
“在哪里打工不是打工,更何况,这里的工作内容,对我来说简直太幸福了。”宁玛回答。
“你那时候很勇敢。”老太太流露出笑意,“我现在还记得,你当初是背着棉被来考试的。你说来一趟不便宜,万一考上了,就不用回头收拾东西,可以直接住下。”
宁玛赧颜地将车开进停车场,说:“我当初确实有点傻乎乎的。”
舒绣文摇摇头:“其实这给你加了分。”
车子停稳,已经熄火,舒绣文拿起拐杖问宁玛:“陪我散散步?”
“好啊。”宁玛取走车钥匙,把老太太扶下车。
她感觉,娘娘有很多话想跟她讲。
第37章岱赭濯洗
“莫高窟,敦煌,乃至整个河西走廊的文物工作,都是比较缺人的。咱们研究院有句话,叫做十年入门。但是很多人,是待不了这么久的。新人确实可以继续招,但我们这些老家伙,可就培养不动了……”
舒绣文拄着拐杖,慢慢走在白杨树下。直挺挺的一列,一如她的背脊。这样的风景,她已经看了六十年。
“我知道。”宁玛的喉咙有一点哽咽。
她入职之后,美术组的老师有和她透露过,从学历和考试成绩上看,她不是同批应聘者中的优秀人选。
但是她的勇敢无畏震撼到了领导们,像宁玛这样身后无牵无挂,又有一颗赤子之心的年轻人,很适合培养。所以最后,几位老资历力排众议留下了她,其中,就有舒绣文。
舒绣文说:“我只是想告诉你,当初留你下来,是我们的决策。你签的是劳动合同,不是卖身契。如果你真的喜欢他,那么就勇敢一点,像当初你背着棉被就来一样。我希望莫高窟是你的精神支柱,而不是束缚。”
“院长,这些我还没想过,我只知道,我不想离开这里。”宁玛停下脚步。
她没有叫娘娘,而是喊院长。舒绣文懂了,长叹一口气:“孩子啊,那你要吃苦了……”
宁玛知道,院长其实也是在感慨自己,她在敦煌一扎就是六十年,与丈夫和家人一直聚少离多,在曾经的艰苦岁月里,一个人真的很难。
宁玛挽住舒绣文的胳膊,很是云淡风轻地说:“哎呀,谈恋爱而已嘛,能不能走到最后还不一定呢。娘娘你就别担心我了。”
“谁说的,我看小周很中意你啊!”老太太一嗔,“小姑娘年纪轻轻,谈恋爱都这么消极,工作怎么积极得起来。”
宁玛弯眉笑了笑,没告诉院长,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因为不恋爱,才有时间和精力好好工作的。
但她没想到,舒绣文还停下了脚步,低头从随身小挎包里找出手机。
老太太翻了半天手机,最后把屏幕亮给宁玛看,硕大的字就这么跳进宁玛眼睛里——
“小周,玩得怎么样?要不要给你换一个专业的导游?”
“不用,她很好。”
聊天框里显示过了几分钟,周亓谚又发来一条“谢谢院长费心安排,但不用特意嘱咐宁玛,她容易有压力。”
宁玛看了一眼消息发出的时间,那是敦煌游的第二天,他们看完《又见敦煌》,准备去餐吧打杏子的时候。
舒绣文按灭屏幕,拍拍宁玛的手背:“他懂你,也愿意包容你。”
透过白杨树的枝干,宿舍楼的轮廓隐约可辨。虽然周亓谚只来过这里一次,但宁玛好像能看见他到处留下的身影。
他摇摇晃晃爬上楼的样子,他倚靠在树干边等她的样子,他在碎金般阳光下眯眼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