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误慕高枝 > 2230(第33页)

2230(第33页)

姜芾喝了碗甘草茶,喉咙到肺腑都清凉了不少:“嫂嫂,你下晌别出去看诊了,就在后院熬药,你还怀着身子,我得照顾好你啊。”

县里的大夫都来了,人手却还不够。

师兄本是不让嫂嫂来的,是嫂嫂非要来。

“念念,你这几日才睡了几个时辰?”明茵是真的把姜芾当作妹妹看待的,眼看她这段时日消瘦许多,白皙的肌肤也被晒得添了层蜜色,心疼不已。

姜芾摇头唉了一声,又振作笑道:“能少睡半个时辰,多救两个人也是好的,听说朝廷派的宣抚使快要来了,还带了宫里的太医来,江州就要好起来了。”

第29章入狱盼望来个好官

长安,风雨茫茫。

皇帝龙体每况愈下,自从宠幸了一波新纳的妃嫔后,便连日卧床不起。

太医的药也不吃,只服鉴镜大真人配的丹药。

连用了几日金丹,竟能起得来身了。

大太监曹英呈上江州知府发来的奏疏,皇帝病体初愈,也无心政事,只匆匆扫了一眼,“可有人自荐江州宣抚使?”

江州不及苏杭富庶,走一趟也捞不到什么油水,是以前去赈灾不是桩美差事,怕是无人愿去。

他正想着派何人前去治水赈灾。

曹英却道:“回陛下,凌世子与户部沈侍郎皆有自荐。”

皇帝迟疑一阵。

沈见昀是老二的人,老二如今怎么盯上了江州?这不像他的作风。

至于凌砚明,此人赤子之心,他倒不意外。

他想到凌晏池五年前任过江州县令,有治水经验,便道:“曹英,传中书舍人拟旨,就让凌砚明去江州。”

这三年,宁王还是老样子,受了一挫,不敢轻举妄动,老三日益长大,也颇有蠢蠢欲动之势。

定国公府,他扶额,凌家始终是心头刺,不早拔除,老三就得早早盼着他死了。

当年凌姜两家和离,他本欲赐婚凌晏池与明仪。

可旨意还未下,鹤溪山的老友猝然长辞,凌晏池为尊师守孝,三年内不娶妻。

他念着与鹤溪山那位的老友的年少之谊,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如今孝期已过,老三势力渐盛,他不能再放任定国公府不管。他打算等凌晏池从江州回来,便趁早让他与明仪完婚。

凌晏池回到府上,便被父亲叫了过去。

上个月,他的上峰大理寺卿李喜致仕。

上峰告老还乡,本是由他这个少卿升任职位。

他在大理寺少卿任上五年,破获无数大案,政绩斐然,他升任寺卿之职顺理成章。可陛下不愿擢升他,直接调刑部侍郎任大理寺卿。

巍巍皇权,上位者总是玩这种把戏。

他觉得无奈又可笑。

他的本意从不在结党营私,他只想当辅国之臣,查冤案、清蠹虫,护江山清明。

可陛下不在乎,陛下不在乎生民多艰,他要所有人都陪他玩这场稳固皇权的游戏。

皇帝都不在乎,上行下效,朝臣又怎会在乎?于是人人曲意逢迎,只顾谄媚自保。

此前江南第一富地扬州受灾,朝臣轮番抢着毛遂自荐。如今江州洪涝疫症齐发,朝中却鸦雀无声,户部、工部无一人站出。

不过是无利可贪罢了。

倒是还有个沈清识。

他猜,定是宁王趁机在打什么主意,才让沈清识自荐前去。

这昏聩的朝堂,三年了,依然是不见天日。

他庆幸,去的是自己,不是心怀鬼胎的旁人。

走到待客前厅,定国公与秦氏齐齐坐在坐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