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钦此!”
萧瑾烨手中的圣旨刚刚宣毕,余音犹在。忽见萧翎初自袖中取出一道明黄卷轴,在满朝文武惊诧的目光中徐徐展开,她眸光沉冷,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绍膺鸿图,临御万方。惟念先帝创业维艰,守成不易。瑞王萧瑾烨,朕之三皇兄也,天潢贵胄,德懋才高。昔在先朝,已著忠勤之绩;及朕嗣位,尤彰辅弼之诚。
今特晋封为摄政王,赐九锡之礼,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总领朝纲,裁决机务;六部三司,咸听节制。凡军国重事,皆得专之。
尔其敬承朕命,夙夜匪懈。上以奉宗庙之祀,下以安黎庶之心。外抚四夷,内和百僚。共襄郅治之隆,永固磐石之业。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瑞王妃桑绾绾身着蹙金绣凤的王妃礼服,闻言猛地抬头,一双杏眼瞪得滚圆。摄政王?竟不必离京就藩了?
她下意识去寻夫君的身影,却见萧瑾烨正俯身接旨。
群臣的窃窃私语如潮水般涌来,桑绾绾捕捉到几个零碎的词句,“留在京城……”,“不合礼数……”。
年轻的帝王缓缓向前,冕冠上的十二旒玉珠微微晃动,他唇角噙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声音却冷得像淬了冰:
“诸卿听旨。即日起,凡朝臣不法之事,许彼此检举。奏折……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众臣,“直接呈送摄政王处置。”
满朝文武顿时骚动起来。老臣们交换着惊疑不定的眼神,几个年轻官员已经煞白了脸。
桑绾绾却上悄悄长舒一口气,她分明看见,帝王说这话时,命妇们看她都变了眼神。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绍膺鸿图,统御万方。仰观星纬,俯察民风,深惟阴阳协和之道,实乃治国安邦之本。今特颁新制,以彰教化,以兴才德:
一、创立女官制度,准允才德兼备之女子入仕。凡通晓经史、精于技艺者,皆可经考选举荐,量才授职。
二、济世堂出众医女并入太医院,设女医官之职,专司后宫及民间女子疾患。由皇后与昭玥长公主统辖,冬至姑娘医术精湛,特授女医正之职,秩正五品,随侍皇后。
三、昭德书院更制如下:
专司宫女、女官考选培育,择优录用;
设书画、刺绣二院,作品优异者由内廷收购珍藏;
由皇后总领主理庶务,昭玥长公主及摄政王妃督课授业。
四、女官品秩、俸禄比照同品男官,各司其职,共襄盛治。
尔等当勤勉尽职,上辅君王,下惠黎庶。内外臣工,不得阻挠新政。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永宁帝与皇太后谢疏云端坐于御阶之上,静观百官神色。待最后一道旨意宣读完毕,众人寂然……
太后唇角微扬,凤眸中掠过一丝欣慰,侧首对永宁帝低声道:“我们果真是老了。”
永宁帝抚须而笑,目光扫过阶下肃立的萧瑾烨,又望向身着婚服的年轻帝王,悠然道:“江山代有才人出,予原想着或许聿儿会让烨儿就藩。”
“这下该放心了吧!他们兄弟血脉终究相连。”太后谢疏云笑意渐深,“聿儿这孩子,倒是比太上皇当年更懂‘用人不疑’的道理。”
礼官手持玉笏,于丹墀之上肃然长揖,声如洪钟:
“大婚礼成,皇恩浩荡。今日散朝,免朝三日!”
钟鼓齐鸣,文武百官伏地叩首,高呼万岁。
萧瑾聿执起苏宥棠的手,于御座之上含笑受礼,冕旒垂落的玉珠掩去眼底一抹深意。
苏宥棠目光望向御阶之下的父亲和母亲,多少个午夜梦回,她总看见父亲倒在血泊中的身影;听见母亲撕心裂肺的痛哭……
一滴泪无声落下,这一世,她终究是“逆天改命”,护住了想护的人。
“棠儿今日可累了?”他贴近她耳边低语。
苏宥棠却捏了捏他的手掌轻声唤道:“陛下!”声音里带着几分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