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沈浩所料。
文武百官知道消息后,都跟着他岳父一起来科学院了。
科学院,拥有最高的保护墙,上面还铺设满了床弩,戒备森严。
而且,科学院出产了那么多改变国情的利器,才让此地成为文武百官心中的神秘之地。
此刻,文武百官只是抬头看科学院的城墙,都觉得很有压迫感。
真高啊,比得上京师的外城墙了。
可以说科学院简直就是一座城中城。
而随着科学院的放行。
沈浩亲自来迎接宣德帝。
“岳父,您来了,请。”沈浩躬身行礼。
然。。。。。。
子泉退居幕后,表面归隐,实则掌控朝堂。他每日仍在书房批阅密报,密使络绎不绝,四方消息汇聚,军情、粮政、人事、边防,皆在他掌控之中。他虽不再上朝,却依旧能在朝会之前知晓诸臣所奏,甚至能提前安排应对之策。
然而,真正令他警惕的,不是三皇子,也不是周世昌,而是那位年仅七岁的新帝。
新帝自幼聪慧,自登基以来,在李怀瑾的教导下,逐渐展露出过人的政治天赋。他开始在朝会上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在子泉未到场时,也能独立主持政务。群臣开始对他刮目相看,甚至有人私下议论,称陛下虽年幼,却已显帝王之姿。
子泉察觉后,心中微动。他深知,这位年幼的皇帝,终有一日会成为他真正的对手。而他,也早已布下棋局,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某日,他召见新帝,轻声道:“陛下近来在朝会上所言,颇为得体。”
新帝抬头,眼神清澈:“七叔过奖了,儿臣只是照李师傅所教,依理而行。”
子泉微微一笑:“李师傅教得好,但陛下可曾想过,理有千万种,如何取舍?”
新帝沉默片刻,低声道:“儿臣以为,理在人心。”
子泉眼神微动,缓缓点头:“陛下聪慧。”
他深知,这位年幼的皇帝,终有一日会成为他真正的对手。而他,也早已布下棋局,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与此同时,三皇子并未彻底放弃反击的希望。他虽已失去实权,但仍有旧部潜伏于朝中,暗中联络各方势力,意图寻找突破口。某夜,他秘密召见一位旧臣??礼部侍郎陈文昭。
“陈大人,我知你仍忠于我。”三皇子低声道,“如今七皇子权势滔天,若不设法制衡,恐怕将来连我也难保。”
陈文昭沉声道:“殿下所言极是。但七皇子行事谨慎,手段狠辣,若无确凿证据,难以动摇其地位。”
三皇子冷笑道:“证据?他手中握有先帝遗诏,却迟迟不公布,此事便可大做文章。”
陈文昭一惊:“殿下是想……”
三皇子缓缓点头:“若能设法取得遗诏,证明七皇子篡改圣意,便可联合御史台,发起弹劾。”
陈文昭沉思片刻,道:“此事风险极大,若被七皇子察觉,恐遭灭门之祸。”
三皇子咬牙道:“若不搏一搏,我这一生便只能做个傀儡辅政王。”
于是,一场针对子泉的阴谋悄然展开。
数日后,宫中传出一则流言:先帝临终前,曾有遗诏,命三皇子继位,却被七皇子私自扣押,篡改诏书,拥立幼帝,以图长期掌权。此言一出,朝野震动,御史台中有人上奏,要求彻查此事。
子泉得知后,神色不变,却在当夜召见了心腹谋士。
“殿下果然坐不住了。”他淡然道,“看来,是时候收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