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这一家子兄弟姐妹,她至少还把小学读完了,还有机会上过初中,这一家子在那样贫苦的情况下,都能坚持不懈的自学,她为什么不能?
许凤发很少与人说这么多话,见闫春香爱听,说的也不由更多了些,他的语气里,全是对他长姐的崇拜,和对外甥女阿锦的赞叹,嘴里不断得夸着:“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比阿锦更聪明的小孩!”
“十里八乡都找不到比我家阿锦更体面好看的孩子了!”
“我们这些长在水边的,没有一个比我家阿锦游泳更快了,你真是没见过,比鱼游的还快,在水里嗖的一下就蹿出去了!我都不晓得她哪里学来的那么多游泳姿势,什么自由泳、仰泳、蛙泳、蝶泳,蛙泳和仰泳我们都会,跟青蛙一样游泳嘛,仰泳谁不知道?可她那什么自由泳和蝶泳,在水里游的真的就跟蝴蝶一样漂亮!”
阿锦在现代时的教练是国家队退下来的,Z省仰泳、蝶泳冠军,阿锦跟着她练游泳,主项便是自由泳和仰泳,哪怕蝶泳不是她教练的主项,可国家队的健将交出来的学生,蝶泳自然也不差。
哪怕是他们这些野路子,观看起阿锦的游泳,也觉得是一场视觉上的享受,太漂亮了!
闫春香就这么看着之前沉默的时候并不如何出众的许凤发,在聊起他的长姐和外甥女的时候,眼中的骄傲连他周身灰暗的色彩都仿佛跟着活泼斑斓了起来,连带着头上的发丝在晚风中也变得轻快,眉宇间神采飞扬。
许凤发虚岁十九,翻过年就二十岁了,本就是人生最好的年华,闫春香就这么侧着脸看着他眉眼温柔带笑的说起他姐姐和外甥女时候的神色,忽地想到,他这么崇拜他的姐姐,这么喜爱他的外甥女,如果他今后有了女儿,应该也会很喜欢吧?
想到这,她不由有些黯然的垂下了眼帘,掩去内心的落寞与空寂,瘦弱的身影在身下影子的映衬下,仿佛越发的瘦小。
她安静又沉默的跟在他身边走着,身后是被夕阳的余光拉的长长的影子。
深秋的夕阳洒在身旁年轻青年的脸上,为他年轻俊秀的面庞笼罩一层暖黄色的光晕。
许凤发说借书,就真的借书,先借给她的是初中的语文、数学。
他本是让她一起拿回宿舍看的,闫春香知道,自己拿回宿舍,肯定就被别人拿走了,就笑着谢过他后,每天一大早起来,和他一起,带着初中课本去山上。
许凤发自己淋过雨,就越发的体谅她想要学习的心情,知道她年底就要参加教师的招聘考试,还让她去不远处的岩石上坐着背书,砍柴刮草的活他这么多年干的习惯了,一个人就能干完。
许凤莲结婚嫁人后,家里砍柴刮草的事就都是他在做了。
他还有记工员的工作要做,早上砍完两个小时的柴火茅草,就将砍下的柴火平铺在砍的只剩下草桩的山上晒着,让闫春香在这里一边看书,一边看着柴火,别让别人给偷走了,等到傍晚,他再上山来挑回去。
这个季节漫山遍野都是砍柴砍草的人,狼群也不敢在这种人多的时候出现,闫春香独自在这里看书并不会有危险。
自从罗喻义和叶甜去水埠公社买了书回来看后,教师宿舍的男女知青们一下子都卷了起来,纷纷请假去水埠公社的书店里买书,钱不多或者去迟了买不到高中教科书的,急的团团转!
这可是他们难得的可以摆脱繁重劳动的机会,谁都不想因为买不到教科书而放弃。
水埠公社书店里没有,他们就想办法跟许红桦主任请假,开证明去吴城书店里买书。
可惜,许红桦怕他们这些之前当过红小兵的知青们去了吴城后,又到处串联捣乱,并不给他们开证明,他们无法去吴城买书,就只能找公社书店想办法。
公社书店的售货员万万没想到,在书店里教科书都快卖不出去的时候,水埠公社这边居然流行起了买高中课本,来买的还不是一个两个人,一下子来了十几个要买书的!
公社书店的教科书有限,只能去吴城的书店里调,吴城书店那边都惊呆了,吴城高中的老师们天天被带着高帽被红小兵们游街批斗,都快没人去读书了,高中课本都被他们撕掉当成了厕纸和废纸,水埠公社那边居然还要起了高中课本?
这一年正是批斗之风最疯魔的时候,尤其是批斗初高中、大学的老师教授们,受此影响,城里的初高中课程暂时都停了,初高中的书籍被撕的、被卖的,一时间,废品站成了很多教科书的废品厂。
面对水埠公社书店过来调书,吴城书店那边忍不住惊讶地问:“你们要高中课本做什么?当厕纸吗?当厕纸的话,现在废品站不知道有多少,哪里用得着买?”
说到当厕纸,就连吴城书店的人,一时间都觉得去废品站捡些被毁掉的禁书回来当厕纸是个不错的主意。
这年代虽有卫生纸,但并不普及,且质量极差,很多人用厕纸都是随便撕些报纸和用完的废纸,这都是讲究的,像农村,上厕所哪里会有纸?都是在路边摘几片大点的树叶当厕纸!
水埠公社书店的负责人反而被吴城书店人的话给干沉默了,有些没搞懂什么情况。
水埠公社因有许金虎和江天旺在,受到批斗之风的影响是最小的,即使批斗,批斗的也是来水埠公社捣乱夺权的红小兵,或者就是作奸犯科、小偷小摸、调戏妇女的犯罪分子。
水埠初中还在正常上学呢,公社的废品站根本不可能出现被当做废品卖的教科书,更别说拿书当厕纸了,那是多奢侈的事啊!
吴城书店这边见他不懂,也不多解释,正好店里还有一些卖不掉的库存,初中的、高中的,只要是课本相关的,全都一股脑儿的都给了水埠公社这边,让他一起拉走。
第208章 第208章同罗喻义和叶甜两人合……
同罗喻义和叶甜两人合伙买书复习不同,这群红小兵知青在被串联起来当红小兵之前,都是插队在不同大队下乡的,真正认识的时间并不长,关系自然也不会像罗喻义、叶甜、沈志明、闫春香他们融洽,他们可都是竞争关系,其他知青和他们竞争的是同一个岗位,学校需要的老师就那么多,他们买的书要是借给别人看了,不是给自己增加竞争对手吗?
所以这群人中,家里条件好的,都是自己买书,家中经济条件没那么好,又得不到家中钱票支持的,就想办法好几个人合买,只是这样难免就有矛盾,毕竟合买的四本书里,语文和数学肯定是大家都想要看的,他们都觉得,应聘教师的考试,肯定主要考语文和数学,《平面几何》还好,算数学书,《做革命的接班人》相当于后世的政治书,大家都觉得考这本书的概率微乎其微,自然都不想要,都想争取语文和数学两本书看,矛盾自然也就起来了。
可这又没办法,便约定着时间,大家轮流着看。
闫春香学习语文和《做革命的接班人》这两门课还行,毕竟是文科类,需要背诵的多,她每天早上跟着许凤发去山上刮松针,利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早读,可对数学就比较麻爪了,她能读中学还多亏了她所在的街道办主任和他们家同住一栋楼,又是个做事认真负责的性子,知道她们家出了名的重男轻女,时常去她家里,她小学毕业时身子瘦弱矮小,看着比同龄小孩小两三岁,实在无法出去做事,便说服她父母,让她也去读了初中,她这才有机会读初中。
可她虽然读了初中,但日常家里活全是她的,出去上不了工,就领火柴盒回来糊,初中两年课程,她总共念的时间还不到一年,这些初中数学对她而言还是难了些,环顾周围的山林,都是临河大队秋季来山上砍草的村民,不知道该向谁请教。
她倒是想向叶甜请教,可叶甜和罗喻义他们合伙出钱买了煤,不需要上山砍柴火,现在农闲季节,除了挑堤坝外,没什么地里的活,大队部考虑他们之后应聘学校老师,就暂停了他们挑堤坝的活儿,让他们专心看书,叶甜现在每天都在大队部的会议室里认真看书做题,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哪里有时间给她讲题?
她又想到许凤发说的,很多他不会的题,去问许凤兰主任,许凤兰主任只需看一眼,就能解答出来,有心想要请教许凤兰主任,可许凤兰主任并不是每天都回临河大队的,就算回来住,也是早出晚归,她连见都很少见到,更别说请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