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丽也有些意外,她放下手里的图纸,快步走了过来:“妈,怎么了?”
赵淑芬把刚才的情况,简单地对她复述了一遍,最后问道:“许经理觉得风险太大,应该找更有实力的外人。你觉得呢?”
她把这个难题,抛给了女儿。
赵小丽安静地听完,她看了一眼许文华,又看了看母亲脸上为难的神色。
她的脑海里,瞬间闪过了几天前在白天鹅宾馆的那个夜晚。
闪过了梁文浩递过来的那个牛皮纸信封,和那份写着她未来梦想的房契。
“这不是报酬,是投资。”
“我投资的,是你的未来。”
梁文浩的话,言犹在耳。
如果连梁文浩一个“外人”,都愿意拿出一间铺面来投资她一个学生虚无缥缈的未来,那他们作为家人,为什么就不能给哥哥和嫂子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呢?
想到这里,赵小丽的心里,瞬间有了答案。
“妈,我觉得,我们应该相信哥和嫂子。”
许文华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显然不认同这种感性的说法。
赵小丽没有理会他,继续说道:“许主任说的都对,外人看重的是利润,他们有经验,有渠道,能帮我们很快地赚钱。但是,他们也只看重利润。”
“如果‘东方雅集’卖得好,他们会锦上添花。可如果一旦遇到困难,市场反应不好,他们会是第一个抛弃我们的人。”
“但哥和嫂子不一样。”
“他们看重的,不仅仅是利润,更是我们赵家自己的事业。他们会把‘东方雅集’当成自己的命根子去守护,去经营。这份心,是任何一个专业经销商都给不了的。这份心,比什么经验都重要。”
她深吸一口气,加重了语气:“我们自己家的人,为什么就不能给哥和嫂子一次机会,去发掘他们自己的潜力呢?”
是啊。
事业。
家人。
许文华的商业逻辑是对的,但小丽的人心逻辑,站得更高。
她看着眼前这个已经能独当一面的女儿,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赵淑芬拿起电话,对着话筒:“大刚,我同意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短促的惊呼。
“但是,”赵淑芬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严肃,“我丑话说在前面,亲兄弟,明算账。我给你的,不是一份优待,而是一份考题。”
“第一,所有货品,必须现款现货。你们要拿多少货,就得先付多少钱,一分钱都不能赊欠。”
“第二,价格方面,按照全国统一的最低代理价给你们结算,不会因为是家人就给你们特殊折扣。”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会给你们定一个每个季度的最低销售额。如果连续两个季度完不成任务,代理权,我将无条件收回,另寻他人。”
“你们要是能接受这些条件,就去做。接受不了,现在就告诉我。”赵淑芬最后说道。
:()八零:别惹我这护犊子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