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为了防止山猪前来滚土豆或是啃食玉米,破坏她们辛辛苦苦种好的蔬菜;二是为了在雷雨天的时候,能及时发现哪里的土被雨水带走,这时候需要她们带着工具阻挡这一切的发生。
遗憾的是,大多数时候,她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挑来的土,跟着雨水前往另一个地方,而束手无策。
再一睁眼,谢红叶有些恍惚,半晌后才想起自己已经离开了观音山,正在锦州城。
怎么突然做这样的一个梦,难道是白石礼在告诉她,要打消执念,离开这里,回到一切都还没有发生的地方?
谢红叶扶着额头,将心中的惆怅慢慢抽离后,她否决了这个猜测。
她们是被逼上观音山的,在观音山上,从来没有过一日的安详时光。
如今回去,也改变不了什么,她们的处境甚至会比以前更糟。
谢红叶的伤口被换了药,遇见的小道士各个眼眶通红,看来杜衡若已经将白石礼羽化的事情告知了她们。
换好药,她离开房间,坐在院子里,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候。
周围的人来来去去,都默不作声,生怕一张嘴,提到的是锦州城破后发生的事情,会惹得谢红叶不快。
在这样一个宁静的日子里,谢红叶收到了她离开观音山后的第三封信。
这封信不是京城那边,由定安长公主授意,王清莞撰写的信、也不是万华观中,察觉到谢红叶动向的白石礼特意备好的信。
它来自锦州以北,一个名为杜兰娘的人的信。
杜兰娘,谢红叶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
一个故人。
第58章古代篇之谢红叶
她的丈夫被人砍死,她的家因一场火而化成了灰烬,杜兰娘收起眼泪,将悲痛和愤怒藏在心底,跟在对她有救命之恩的谢红叶身后,听从谢红叶的安排,前往京城。
一路上,杜兰娘准备了很多话,等到了京城时要说出来。
关于她的丈夫,她的乡亲,她辛辛苦苦养成的鸡鸭牛羊……她要凭借这些,获得让她下半辈子都衣食无忧的补偿。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杜兰娘一路上心情高涨,直到被拦在城门外。
高耸的城墙仿佛是冰雪制成的,扑面的冷意使她头脑前所未有的清醒——沿途设想的那些都是难以实现的美好愿景。
哪怕各个官员相互都看不顺眼,那也没有让百姓凌于他们之上的道理。
就在这个时候,谢红叶站了出来,提出用她们给乡亲们换一条通行的路。
杜兰娘对此很是诧异,她清楚,这是一条行不通的路。
她试图劝阻,却败在了谢红叶等人的巧舌如簧和不忍直视的现实下。几个村子的人一同前往京城,是为了获得他们应有的补偿,也是因为他们的房子和食物被一场大火烧了个干干净净,冬日在即,他们没有任何退路。
杜兰娘是人,人都有自己的私心。
在众人的默不作声中,杜兰娘别过头,算是认同了谢红叶的做法。
他们用谢红叶交换了一条通往京城的路,踏入城中的他们还不知道,实际上这是一条是通往黄泉的路。
若不是谢红叶力挽狂澜,只怕所有人都会葬身在此。
劫后余生的杜兰娘看着站在城墙上的谢红叶,听着那些恶鬼的血一滴滴地从天上落下。
她想,既然准备好的路走不通,那她们就跟随谢红叶打去京城!即便最终没有抵达京城,那她们创造出来的动静,足以让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官员们正眼相看。
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也不是好欺辱的。
杜兰娘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仇人不是那些朝廷派遣过来的驻军,而是谢红叶。
一路上,她猜测过谢红叶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帮助她们,她也确实问过,谢红叶噙着根干枯了的白茅草半抬着眼皮答:“狼为什么不一口气咬死所有的羊?”
白茅上的飞絮在谢红叶说话间飞得到处都是,也沾了谢红叶一身。她只是随手拍打拍打,随后正眼看向杜兰娘,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为了长久的利益。
杜兰娘仿佛被谢红叶眼底的戏谑烫到了,她收回视线,暗中嘲笑自己怎么会认为谢红叶是出于心善。
杜兰娘这时候只以为谢红叶是为了在这些人离京之时,把他们获得的补偿都抢过来。
知道了谢红叶的图谋,也知道谢红叶没有留她之心,为了活命,杜兰娘悄悄回到住所,收拾东西,打算离开队伍。
谁知朱老三见她行动诡异,一直跟在她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