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长安旧事 > 初次独诊(第2页)

初次独诊(第2页)

阿蛮见她那样,不忍刺激她,开开口终是闭上了。最后她还是开了药方,嘱咐小蝶跟她回了赵氏医舍。

她二人往回走的时候,没有注意到醉仙楼一处雅间内借酒浇愁的崔琰和姜维。

上元节那天,崔琰遭遇了此生第一次从天上坠入凡尘的经历。他曾以为他家世好,人不说貌比潘安,但也是风流倜傥。世间女子任他选。可是谁料初次出师,便遭不利。这是哪里出了问题?

最初他想纳阿蛮为妾,确实是觉得她颜色尚可,人也有趣。若是放到后院里,陪着他,挺好的。

但是后面他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内心。

当他看到她和杨二郎说话时,他就嫉妒得发疯。当他逛东市宝肆看到金钗时,他就想买下来送给她。当他逛酒楼发现新菜式时,就想要带她来尝尝。他想,他可能是无药可救了吧。

过年期间他事务多,没法与她见面。但他时时刻刻都在思念阿蛮,只要一得闲就会想她此时此刻在干什么。

终于,在上元节那天他见到了阿蛮。

她跟自己记忆里的样子一样,不,甚至还要美上几分。崔琰一下子看呆了去。他心中的话像决堤的洪水,想要一起奔涌而出。

他想告诉阿蛮,他有多想她。

最终他还是忍住了,他怕吓到阿蛮。他只是告诉她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他对她的感情。

他见到她的紧张,她的满含情意的双眸。他认为她会同意。那一刻,他如同飘在天宫,那种感觉如梦如幻。

可是她为什么要拒绝呢?她明明脸红了。

崔琰想不明白,自顾自倒酒给自己。

姜维抢过酒壶:“崔兄,我给你讲,我瞧着宛娘子,并非对你无情。反而恰恰是对你用情至深。”姜维一边斟酒一边劝慰崔琰。

崔琰没有经验,急于求个答案。他抬头急迫地看向姜维:“何解?”

“你想啊,以你的外貌才干,哪家娘子不上赶子扑过来。我不相信宛娘子没心动过。况且,我瞧着她看你的眼神,跟看其他人不一样,我不会看错的。这女子最是擅长欲擒故纵之术。是以,跟小娘子表白,讲究的是文火慢炖。你这啊,才烧了一把火。还得继续添柴加火慢慢来。”

崔琰被他一说,终一扫心中的阴霾。

确实啊,他确信他看到了阿蛮的感情,也看到了她眼里的挣扎。他决心考试过后再找阿蛮烧一把火。

“谢过仲怀,我心下已有了主意。那你最近又因何事烦恼?”崔琰给姜维倒满酒。

姜维神情一下子萎靡不振,颓然坐下。想来,劝慰别人都是易事,真到自己身上,那就难喽。

“前儿个,慧娘过来找我。你猜她说什么?”

崔琰摇摇头,他只知二人互生情愫,私定终身。姜维年前已经写信回家,央求父母待考完后到梁府定亲。最近他又要准备考试又忧心和阿蛮的事,没太多精力关注到他二人。

姜维举杯:“她啊,前两日告诉我,右卫裴将军的大郎君已经向她父亲提亲,而她父亲已经答应了。”说罢,举杯一口喝下。酒入喉,带着灼烧的热意流淌至胃里。

“算了,不聊这些了。这是我前儿新作的《国策论》,崔兄帮我指点一二。”姜维从怀里拿出一叠文稿。

崔琰接过一看,纸张发皱,想来也是用心至极:“仲怀才学斐然,此次科考必能高中。只是这选题,可得斟酌表意。前儿个我听着说‘杨相有令,凡非议新政者,虽才不取’。”

姜维哈哈大笑,讽刺道:“好个新政?这新政不提也罢。加征江南赋税,填补边军窟窿。这叫什么新政?”

崔琰恨恨道:“极是,这边关最大的问题不仅是粮草吃急,而是安禄山兼任三镇节度使。这里面问题大着了。现今李相去世,杨相看不明问题症结,尽做一些隔靴搔痒的表面文章。一边为其集权让步一边谏言,这有何用?只不过是养虎为患罢了。”

姜维望向窗外,偶有乞讨的流民颤颤巍巍走过。他眉头紧拧:“去年黄河决堤,大量的流民一下子涌入长安,户部不想着如何安置这部分流民,一大帮子人只知道忙着给杨贵妃修建华清池的新殿。而你我寒窗苦读数十载,难道就为了这些个蛀虫,做个只会听之任之的提线木偶?”

“可若不入仕,你我声音如何上达天听,为民请愿?”崔琰声音低了下去,继而道:“你我纵有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可又谁会听?大夏将倾,非一木可支。而你我多提添一木,便多一分支撑。”

姜维恨恨地喝下酒。二人又闲聊一阵,便在门口道别。

崔琰离开后,一个身影绊住了姜维,将他请上了二楼雅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