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当天夜里,李妙真就单独给李孝恭、李靖,以及李渊投放了一条神谕,主要内容就是她收集的那些信息,还有一些简易包扎、消毒等措施。考虑到此时是夏天,南方蚊虫多,更容易爆发传染病,李妙真还从后世的医书上抄了几个药材可在当地取得的方子。
之所以加上李渊,是她觉得以李孝恭、李靖的谨慎作风,即使单独给他们投放,他们肯定也会禀告圣人。而李渊,即使被禀告了全部内容,也难保不会怀疑两个将军得到的神眷更多,到时候再来个君臣相疑,那就不好了。
等投放过去后,这三人纷纷感激涕零地表达感激,和赞美,就差写篇青词烧了去了。
然后李妙真就又换了“世宗”的马甲,在下面补充了一些作为“仙人”的李妙真特意没写的内容。
[某于江淮一地山川地理略有探究,特将所知绘制成图、陈说于诸位将军。惟愿于平叛江淮之际稍尽绵薄,助大军知地利、避险阻,早日荡平逆寇,少折损些兵卒性命。]
正觉得大唐得天受命的李渊看到了“世宗”的出现,眼神一凝,他们排查了半天也没猜出来这世宗到底是谁,又怕动作太大惹得仙人不满,也就暂时搁置了。
如今看来,这世宗竟然对江淮一带有所了解,那是曾在江淮居住?或是对山川地理感兴趣?这倒是一个探查的方向。
不过看他此时出面提供信息,可见对李唐江山也是很忠心的,想必即使不是他的子孙后代,也能好好祭祀宗庙吧,总不至于让他李渊后祭无人。
而李孝恭和李靖心情就很复杂了,感谢吗,肯定的,这毕竟是涉及他们的性命,和他们的军功。但也太奇特了吧,这世上还有哪个朝代的臣子会像他们这样,已经提前知道了下任皇帝和下下任皇帝的身份?哪个都不能得罪,还不能让现任皇帝猜忌他们要下注,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啊。
大军的粮草筹备和军械筹备到底是更慢些,因此,在大军出发之前,李妙真派去剑南道的人手已经出发了,因为全城的注意力都被当下的大军吸引,也没什么人关注这一百来号人去做什么。
李世民倒是注意到了,但也没多打听,还是那句话,一百来号人放出去,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倒是扔到太极宫里,能引发一场混乱。
说起引发太极宫混乱,李渊终于迟迟地下了给李元吉的处罚,妻儿未受牵连,仍然居住于齐王府,不过爵位由李元吉长子继承,就变成了郡王。
李元吉被贬为庶人,幽居于齐王名下的一处庄子里。这个结果,比历史上的李元吉的下场可好了太多了,因此李建成对于利用了这个弟弟一把的事也没什么愧疚的,他虽然失去了自由,可获得了长寿啊。
李建成还去见了他一趟,这小子,也不知是自暴自弃还是怎么,竟然把自己吃胖了那么多。原本就像胡人那样粗犷,如今更是。。。。。。
李元吉见了李建成,哈哈直笑,说起话来也无所顾忌:“大兄,我之今日,汝之明日。你真觉得对李世民摇尾乞怜就能让他放你一马吗?皇位之争,向来如此!”
;李建成不能说没有一点担忧,但总觉得不会比那个玄武门事变的结果更差了吧。
而且他有女儿啊,李妙真获得的未来信息里,可没提到李世民对他们家紧追不放。而且这一世的李妙真不会再嫁入郑家,不会再难产而亡,又有仙人眷顾,他们家只会越来越好的。
又何必因李元吉的挑拨而心烦意乱呢。
想到了这点,李建成面对李元吉就更从容了。若无其事地表明了对兄弟的手足之情,虽然他们都知道这是假的,但圣人相信就可以。
。。。。。。
长勤等人赶路并不紧急,但有魏王府的手信,到达各处都没有被为难,一路畅通,到了剑南一带。
剑南一带更湿润,热度倒是还好,倒是植物动物等,颇与长安不同,尤其是植物。看到沿路有那么多没见过的植物,长勤对于找到甘蔗多了不少信心。
他们到了此处,就先向当地地方长官投了拜贴。
要论身份,一地父母官比魏王府门下连个官身都没有的贴身侍从高太多了,这么大的身份差距,别说求见,拜贴都递不进去。
但是,这是理论上的。实际上,作为长期孤悬在外的江你那一带的官员,当地的少数民族比较多,周边地区还时不时出几个叛军,他们若是想保住身家性命,还是很需要和中央保持密切联系的。
即使,李建成不再是太子这个消息,终于千里迢迢地传到了剑南道一带,但对比被贬为庶民的原齐王,很明显李建成是没犯错的,而且他得到的消息是替秦王受伤影响了身体。
就挺倒霉的,也挺幸运的,替秦王受伤,日后肯定会被好好供着了。
因此,对方很快就和长勤一行人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