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李二凤,刀下留人 > 先生助我(第1页)

先生助我(第1页)

生下孩子没多久的杨华面庞圆润,因为生产顺利,此时身体已经恢复得不错,以女主人的姿态招待宾客。

因为武家发家不久,在礼仪上的积累还不足,因此帮着武家待客的,还有杨华的娘家人——这也算是李渊坚持要给不婚了四十余年的杨华赐婚的原因,无非是给老兄弟抬高一下门楣。

结果等武士彟一死,他的儿子简单粗暴地把继母和她所出的几个女儿赶出家门,然后武家一脉的生死,就都由被赶出门的异母妹妹掌控了。从这个角度来看,逼人结婚是真的容易遭报应啊,李渊这一逼婚,武家血脉倒了大霉,李家血脉倒了大霉。

李妙真并不是出现在武家唯一的皇室血脉,因为李渊对老兄弟的关心,以及给杨家面子,几个大王、公主也都派了人来表达心意,因此她也并不显眼,随大流地参加了宴席,表达了祝福,还没有见到正主——时年一百天的武顺小婴儿,此时虽然没那么科学的医学理论,但也有婴儿和病人要少见外人的理念。

正想着和杨华道个别就离开,却被杨华留住了。老师留学生谈话,什么身份的学生都得乖乖等待,李妙真虽不知缘由,还是留下了,杨华和丈夫一起去送宾客离开,杨家的女眷们就在一旁陪李妙真说话。

其中一人面色有异,似乎想说些什么,但又迟迟未开口,李妙真觉得莫名,她和杨家人没什么来往啊,毕竟她出门的机会真不多。

但前段时间被杨华要求背的世家族谱还是起了作用,李妙真很快想起来,刚刚她们自我介绍时,这位夫人说过她是杨枢的内人,杨枢是杨纶的儿子,而杨纶是杨经的弟弟。杨经是谁呢?是齐王妃的爹。

当李妙真从杨家目前三辈人一百来个名字里挑出这串亲戚关系,只觉得脑细胞要被烧死了。

说真的,这难道不是一种服从性测试吗?

知道对方是谁的亲戚,李妙真也就知道她欲言又止为哪般了。

这还是李渊做的孽,自李元吉武德五年最后一天突然发癫,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李元吉还在太极宫里关着呢,而齐王妃还顶着齐王妃的名头、住着齐王府,战战兢兢也不知道哪天刀落地。

按理来说,杨纶此时还是很受李渊看重的,而且属于才干不错的能臣,要和李渊打听事比李妙真方便多了,但李元吉做的毕竟是谋反这种想株连能株连数千号人的大事,杨纶没被贬职已经心下不安了,哪敢再打听什么。

但李妙真也不知道,而且她近期不想往李渊那里凑,只能装作看不到了。

等杨华回来,明显是有话要说,其他人就很有眼色地离开了。

“大娘子,如今我已经出了月子,孩子也有乳母照看,我们可以恢复课程了。”

做了李妙真老师后,又熟悉了一段时间,杨华就从善如流地改口叫“大娘子”,而不是“郡主殿下”了。

李妙真客气了几句:“我那里倒是不急,以先生的身体为重,或者我和父母商量一下,隔几日来府上读书。”

其实哪里是不急,她还挺急的,最近几次事情没有按她的预设发展,已经挺打击她信心了,她自知不是什么大女注完成体,但总觉得有金手指还能浪一浪,然后才发现,能力还是做不到,那就赶紧跟着老师学习吧。

谢偲不行,谢偲是典型的才女,政治素养并不高,李妙真虽然和世人一样喜欢有才华的诗人,但也知道这种才华并不适合踏踏实实做实事——很罪恶地,李妙真竟然开始共情李隆基那个老登了,他当年对李白大概也是这个想法吧,才子能为盛唐增光添彩,但不能像李林甫那样替他做脏事。

李妙真倒没想让杨华给她做脏事,也指挥不动,而且她目前也没什么脏事要做,但总得学学怎么维护自己吧。

不然就像这次一样,她傻乎乎地出点子出力气,却没和李渊要名分,以为“我做了就是我的功劳”,结果做了一半又被告知“你没有名分统领此事”,连反驳都没法反驳。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这话不假,可他翁翁的,凭什么总是我妥协啊。

杨华摇头,虽是师徒,但到底身份有别,她不会像常规老师那样要求弟子随侍在侧学习。更何况,武家人事繁杂,又有年龄相近的小郎君,不适合让李妙真常来。

李妙真也不知道杨华的思量,她是想着出来读书还能在外面逛逛,不过既然杨华觉得不合适,那就算了吧。

师徒二人商量好了日后每隔三天上一次课,这才开始聊些日常事。

首要的话题当然是刚出生的婴儿,李妙真弟弟妹妹众多,虽然接触得不多,也能聊上几句,然后话题就转到了李妙真身上。

杨华因生育退回后宅几个月,但还是耳聪目明,朝堂上的变化,自有娘家及武士彟透露消息,比如最近的,太子年长的两个儿子,竟被“发配”去修什么传奇故事了。

没错,发配。别看李妙真还觉得被摘了桃子,但外人看来,这是种不重视,真想让太子的儿子出来做事,怎么也得往六部安排吧。当然了,消息更灵通的人,也听说了传奇故事的内容,觉得勉强说得过去,可能是为了收拢民心吧。

而杨华算是消息更灵通的人,因此她更知道,《定唐传》的故事内容,是李妙真写的,前段时间,虽然没有上课,但是师徒二人也是通过信的,这期间,李妙真也会和她讨论一些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