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下意识地抬头望去,正好又撞上祁祺看过来的目光。
这一回,他安静地望着她,眼神里带着一点温柔的笑意,像是早就预料到她此刻的反应。
刘奕羲几乎是立刻移开了视线,低头得有些慌乱。她把手机轻轻按进怀里,仿佛这样就能掩住脸上那一点点无法掩饰的温度。
手机又震了一下。
她点开看——【Roma的那个他】又发来一句:
“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待在你身边了。”
那个带着几分谄媚意味的表情,像极了他在台下偶尔故意逗她时的神情——不张扬,但藏不住的得意。
她低头咬了咬唇,指尖在桌下慢慢收紧,又慢慢松开。
桌上的剧本安静地摊开着,光正好落在第一页人物介绍的那一行:男主角,陆绍庭。
她心里默默想了句:果然是你。
此时导演正在低头翻阅剧本,桌前整齐摆着便签纸与签字笔。他没有多说话,只偶尔与身边的副导演低声交换几句意见,语气平稳,却清晰掌控着现场节奏。
场内逐渐归于安静。
“今天是《风起之路》的第一次正式围读。感谢大家到场。”他看了看台本,又抬头看向全体演员与编剧组,“这部戏很现实,也很克制。职场剧不靠爆点取胜,要靠人物和节奏撑住——尤其是群像戏。我们今天不止是读剧本,也是对整体调性做初步校准。”
他顿了顿,扫了一圈在座的人,眼角藏着一丝笑意:“当然了,应投资方与平台方的宣传需求,我们也稍微‘克制’了一下男主角人选的公布时间。”他说到这里,语气带了点调侃,“现在既然人已经坐在这儿了,相信大家也不用再猜了。甚至我怀疑,从我们围读会开始的这一刻起,祁祺就已经在热搜上躺平了。”
这句话一出,全场顿时笑声一片,有人笑着鼓掌,有人忍不住转头看了看祁祺的反应。
祁祺也轻笑了一下,低头翻了翻剧本,像是什么都没听见,又像是早有准备。
导演也笑了笑,敲了敲桌面,语调顿止:“好了,玩笑归玩笑,我们接下来进入正题。”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制作人随后发言,对项目背景和制作进度排期做了简要说明。“我们目前计划围读两天,之后进入定妆与技术彩排阶段,预计七日后正式开机。今天我们会从第一集开读,重要段落会停下来做讨论。”
导演点头补充:“所有角色都带稿子,但不要只读,要‘演’——哪怕只是情绪节奏的初步呈现。我会中途打断讨论。”
随后,剧本第一集正式开读。
由剧务组协调,每位演员依角色坐定,剧本第一页印着时间线、场景转换和主要人物出场顺序。剧组请的统筹也在一旁记录时间点与停顿安排。
沈瓷坐在刘奕羲右前方,率先开口读了第一句旁白。她声音不高,但极稳,几乎不带起伏,却恰恰贴合了角色——那种习惯压抑情绪、在现实中挣扎求生的中年职场女性。导演听到第三句时轻轻抬了下手。
“沈老师,这段是你在加班后的心声,不是面试自述。可以再疲惫一点,像刚泡完冷咖啡,撑着在心里跟自己说话。”
沈瓷点头,重新调整语气,继续读。
轮到陆绍庭登场前,祁祺先是翻了两页剧本,又迅速扫了一眼页边注解。他没有急着开口,而是像在心里走了一遍那个场景。
然后才开口,低声一句:“他不想解释,他累了。”
导演没打断,反而将剧本放下,认真听他把完整一段读完。
读完后,一名副导演忍不住开口:“这一段情绪线你拿得很准,尤其是那个‘我无所谓了’的处理,挺克制的。”
祁祺点头,没说话,只用笔在自己剧本上做了标记。
刘奕羲一直安静地听着,但手里的笔却没有停过。在某个角色台词结束后,她轻声举手:“我可以补充一个小建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