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风前絮 > 田产朝廷清查(第2页)

田产朝廷清查(第2页)

他默念着圣谕,抬头迎来谢正秋意气风发的神态,他官居自己之下,却一点也不怕陶然,不打招呼地进去了,那背影也像是冷哼了一声。

陶然有些气闷,低头看黄绫上的朱批墨迹未干,显然是皇帝刚刚在朝会口谕的基础上又做了增补:“着各府州县造册时,须详列官吏祖上三代田产数目,隐瞒不报者连坐。”

田产是绕不过的坎,私记官田是皇帝必要革除的积弊,以父亲的秉性定是要在京城蔓延陶家的产业,思及此处,他只觉指尖发僵。

公署外传来六科给事中例行的唱和声,想是新诏书即将送往通政司钤印。陶然望着自己草拟的“逾制者没入官仓”八字,又听得小吏捧来一本蓝皮册子,上面的“限田令”三个金字刺得人眼花。

“陶大人,这是严大人刚送来的旧制《官吏田产条例》,还请您得空前往都察院一趟,和严大人共同相商草拟新令。”

他接过,随便翻开两页,只见“现任官员田产不得超过八十顷,致仕官员减半,水田旱地区别折算”的条目,便想也不想地合起来,只道:“告诉严大人,我拟完诏书便去。”

同一时刻,静堂跟随陶母身旁,秀手拎着一盒胡桃木食篮,丫鬟打扮,游走穿梭在后宫各处。

殿试之后,二甲以上士子之母得皇后恩典入后宫拜谢。士子们多独自赴京,父母在京中者十中无一,今日不过凑齐不到十名妇人,皆带着各自的心意进宫,陶母不同旁人,未送书卷名器,只是带了外头金鼎轩的各色小食,好叫宫里娘娘尝尝鲜。

说来也巧,榜眼钟睿林是户部尚书钟辞章的远亲,父母不在京中,便由尚书夫人代替入宫了。那谢正秋的父亲乃谢渊堂弟,母亲复姓南宫,和南宫谋多有家族渊源。

谢夫人同陶母打着眉眼官司,互相看不惯似的,倒是钟夫人言辞和善,知书达理,装作看不见似的领着大家拜访,一路下来倒也未生什么龃龉。

季静堂一言不发,对这些妇人间的闲事无半点兴趣。她低着头,双手紧紧捏着食盒,指甲像是彼此要抠进手心里。

今日她特意换了妆容,把自己那天生入鬓的长眉遮掩了几分,又着意加重了黛色。连日来,她大病初愈,几乎死过一次,身形较之以前更加清癯,腰间盈盈一握,就连两颊也有些凹陷了进去。此刻丹唇映在苍白的脸上,头发又高高盘成宫髻,不仔细看,倒也看不出原来的样子,浑然像两个人似的。

一行人拜谒过了皇后,出了毓德殿,静堂从另一丫鬟处又接过一份新的食盒,垂首立于陶母身后。

陶母朝钟夫人笑道:“我家那小儿有心,说是今日难得进宫一趟,千万别只拜会皇后娘娘,各宫娘娘处都改去走一趟,不要分了彼此亲疏才好。”

钟夫人笑道:“状元郎那是真有心了,我们倒未能想上这许多,只巴望着看过皇后娘娘了,就赶快一溜烟回去,好正午吃饭呢。”

谢夫人闻言,略笑一声,说道:“皇后娘娘那么看重陶大人,连太子师都封了,陶夫人这么做,说什么不分亲疏,怕是凉了皇后娘娘的心呢。”

陶母憋闷,实在想骂上几句,自己却又想不出好听又讽刺的话来,只拿眼睛去瞪季静堂,想叫她替自己出气。

不想静堂像瞎了似的,浑然不见不闻,颔首出着神,眼睛不知望向何处,丝毫不理会陶母的眼色。

“哟,陶夫人去瞪一个丫头做什么?”谢夫人取出绢帕扇着凉,笑道:“要我说呐,人不是那么容易变的。古人说,三代才能脱了贫贱,那一股子的乡气,诶哟哟,不仔细扇一扇,怕是十里八乡都闻得到呢。”

语罢,她不顾矜持,笑得有些花枝乱颤。

陶母本就有些胖,此刻脸被气得又红又涨,静堂冷言道:“夫人,还要去看谢家娘娘,如若晚了,这食盒里的点心就硬了。”

陶母闻言,知道她是替自己解围,便一甩袖子,怒道:“我们走!”

陶府的众丫鬟随家主走了,远处,钟夫人上前道:“你这又是何必呢?几个孩子有缘分,同在翰林为官,今后抬头不见低头见,闹破了多难看?”

谢夫人道:“姐姐你好性子,我却看不惯。你说,他陶家算什么,不过一个西南边境的商籍出身,凭什么跟我们相提并论?她儿子是状元,就以为从此可以飞身变凤凰,哼,早着呢。什么拜会各宫娘娘,那起子破落户儿的作风!”

钟夫人闻言也不便说什么,只拉着她随便逛了逛后花园,就各自回府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