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风前絮 > 科举硬核殿试(第1页)

科举硬核殿试(第1页)

祝钦云点头,和朱慈对视一眼,问众进士道:“众卿可还有言进表?”

无人应答。他遍览那些低着的头颅,站起身道:“任卿有言,此刻可进,朕准无逆言。有功者,不拘当下名次。不必顾及什么进士及第,只要朕准,任何人都可以是朕的状元!”

此话音落,声如洪钟,绕梁不绝。众进士闻言不再犹豫,绞尽了脑汁思忖对策,低着头涨红了脸,眼神皆是左左右右地荡,却无一人回应。

祝钦云见状,缓缓坐下来,看向谢渊,却仿佛却是自言自语地说:“朕瞧着,这榜眼探花之才,都远远高过朕的状元郎。”

他到底是给足了谢渊面子,没直接质问他,转眸问:“皇后,你说是也不是?”

朱慈笑言:“陛下说得对,臣妾也觉得,这两个孩子很堪大用。”

祝钦云“嗯”了一声,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朱慈却道:“两个孩子不必拘着礼,抬起头来。”

陶然、钟睿林闻言,先是颔首互视一眼,继而缓缓抬头,并不把手礼放下。朱慈见了,对祝钦云笑道:

“陛下见这两个孩子,可有先时季丞相之风?”

此言一出,朝中众人皆神色骇然,季清阁叛国之罪朝野皆知,陶然、钟睿林二人吓得慌忙低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祝钦云转眸淡淡看着皇后,神色暧昧不明,半晌后回头,问陶然二人:“皇后说你们有季丞相遗风,你们自己觉得呢?”

陶然闻言眉头紧皱,又见钟睿林并不出声,只能抬头答道:“陛下和娘娘垂爱,微臣福薄,年初生了一场大病,未得见先丞相真容。娘娘这样说,想必是以古来共士之风姿,警惕我等恪守本分,为国尽忠,娘娘真心,我等身受神领,不敢妄言。”

“很好,”朱慈笑道,“看来陶公子不是个书呆子,于经国治世、人情之务上很是畅通,陛下,臣妾很喜欢这孩子。”

祝钦云道:“朕也觉得他不错,众卿若无异议,鸿胪寺,传旨——经科状元,更易陶然,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三日后入翰林。”

陶然惊眉抬首,一颗心扑通扑通狂跳,说不清是怎样的心情。慌乱间,又听祝钦云道:“榜眼钟睿林,探花谢正秋分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同三日后入。”

钟睿林从探花变成榜眼,自是欣喜,连忙领旨谢恩。朝堂上,陶然和谢正秋二人皆怔怔的,谢正秋先反应过来,转头去看谢渊的脸色,只见他垂手立在一旁,脸已沉如绛紫。

“怎么,”祝钦云问二人,“对朕的决议不满意?”

二人方才慌忙跪下,齐声道:“臣,领旨谢恩!”

朱慈笑着起身,由侍女搀扶朝皇帝行半蹲礼,婉声道:“陛下,臣妾还想为状元多求一份恩典。”

“你说。”

“授翰林院修撰是我朝国策,臣妾想着,太子正值进取用功的年纪,虽有詹士府讲解经筵,教授礼仪,但到底缺个年岁合宜又人品端方的伴读之师。”

“如今的太子伴读皇后觉得不妥?”

“自然不是,”朱慈笑言,“只是去岁未曾殿选,伴读多为贵胄子弟,臣妾瞧着今年可以着意添上几位,从大殿之上的进士中选最为合宜。”

“嗯,皇后拿主意就是。”

朱慈颔首:“那么就请陛下加封陶然为太子教习,补文学侍臣之缺,领伴读之首,以成太子治国之基。”

这文学侍臣乃正六品官员,别人或是不熟,但谢正秋、礼部尚书江雨杭、鸿胪寺等一众官员却心知肚明。众人不想皇后抬爱至此,平白于惯例上多抬了半阶官位,心中各自纳罕。

“娘娘,”陶然慌忙行大礼,拒道:“臣才疏学浅,且多于经史子集上下功夫,文学修养未到火候,教□□一事,臣恐误。。。。。。”

“怎么,”朱慈笑问,“才第一天,你便要拒绝本宫?”

“臣。。。”陶然为难,低声道:“臣不敢。”

“这就对了,”朱慈坐回后位,笑道:“陛下还未说什么,你怎么倒先谦让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