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汴梁梦起·听雨 > 心病还须心药医(第3页)

心病还须心药医(第3页)

“陛下,”她声音冷静得可怕,“现在不是杀人的时候。”她转向太医,“刘大人,你且说说,这朱砂、水银之毒,究竟有多厉害?”

刘太医冷汗涔涔:“朱砂遇热可释水银之气,轻则头晕目眩,重则伤及五脏……若孕妇长期接触,易致……”他偷眼看了看皇后娘娘的小腹,不敢再说。

景熙脸色瞬间惨白。

“传旨!”他突然暴喝,声震殿宇,“即日起,宫中禁用朱砂、水银!各州县张贴告示,晓谕百姓此二物剧毒,不得用于房舍驱虫!违者,”他眼中杀机毕露,“以谋害人命论处!”

翰林学士慌忙提笔拟旨,却听皇后娘娘补充:“再加一条,命太医署速研无毒驱虫方,制成图说分发各州县。”

她指尖轻点案上《本草图经》,“就以樟脑、艾叶、薄荷为主。”

景熙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怒火:“就按皇后说的办。另,着皇城司彻查历年宫中流产、怪病案例,凡与朱砂水银有关者,”他咬肌绷紧,“一律记录在册,朕要看看,这‘祖制’到底害了多少人。”

*

“呸!什么朱砂有毒!”鱼贩王婆叉腰骂街,“俺家祖祖辈辈用这法子防蠹虫……”

忽有稚童举着揭帖跑来:“阿婆看!太医署新出的《驱虫避害图说》!”纸上画着七窍流血的老鼠,正啃咬掺了朱砂的梁木。

三个月后,同一码头。

绸缎商数着铜钱感慨:“多亏宫里传出的樟脑配方,小儿夜里再不哭闹了。”旁边药铺伙计插嘴:“听说皇后娘娘亲自盯着改的宫规?”

夕阳西下,货郎担上的木偶戏正演到“贤后除毒”。那凤冠人偶的眉眼,分明是坤宁殿主人的模样。

*

天佑三年夏,皇女降生前夜,汴京异象频现:九只丹顶白鹤栖于宣德门鸱吻,引颈清鸣,直至公主啼哭方振翅而去。太史局急呈《瑞鹤图》,朱批“此舜帝《箫韶》九成之应”。

宫中随后颁布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膺昊天之眷命,承列圣之洪休,夙夜兢业,以绥万邦。

天佑三年,荷乾坤之灵贶,始得爱女,毓秀钟祥,名灵雎,取《关雎》之雅意,彰德容之粹美;小字阿昭,昭如日月,朗照乾坤。

公主生而颖慧,粉雕玉琢,灵心蕙质,深惬朕心。皇后抚育有方,慈爱备至,朕每观其嬉戏庭前,辄觉天伦之乐,胜却万机之繁。

兹因天赐麟儿,国本愈固,朕心欣悦,改元明德,以彰盛世之祥,初年肇始,与天下同庆。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钦此。”

圣旨传出后,举国欢腾。

汴京御街上,彩棚连绵十里,货郎们叫卖“灵雎娃娃”,即陶土捏就的女婴像,眉心点朱砂,颈挂长命锁。

杭州西湖之上,画舫主人免费载客三日,船头皆悬“昭”字琉璃灯。有歌女新谱《阿昭曲》,词云:“白鹤飞过十八桥,官家笑折青梅梢。”

皇宫内,陛下罢朝三日,亲手为阿昭设计“百毒不侵”金镶玉长命锁:正面刻“灵雎”二字,背面却是寇皇后用簪子划的奇怪符号。

更漏三更,帝后并肩立于婴孩榻前。阿昭公主身上裹着薄荷蚕丝襁褓,浸过太医局新研的樟脑艾草汁,正散发着阵阵清冽药香。

景熙忽然解下玉佩悬在女儿摇篮上,那是他幼时母亲给他戴过的驱邪玉,刻着“长乐未央”。

“怎么?怕阿昭也做噩梦么?”寇听雨笑问。

景熙将妻女一同揽入怀中:“我要这世间。……再无不祥之物能近她身。”

《宋史·公主列传》载:“明德昭公主,帝第一女也。生而异香满室,帝改元以贺。后民间效其襁褓制‘驱毒衣’,活婴孩无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