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菜的时候,孟青发现他右手上有几道抓痕,指节上有刮伤,她多看他几眼。
“手上的伤哪儿来的?跟人打架了?”她问。
其他人也看过去。
“没有,手甩在树上蹭的。”杜黎缩回手。
抓伤和蹭伤其他人还是能分清的,孟父孟母见他不肯说,二人也没有戳破他的话,吃过饭迅速离开家。
“我去进货了啊。”孟春也识趣离开。
“这下能说了?”孟青不急着收拾碗筷,她靠在桌上问。
“我把杜悯打了一顿,他开玩笑说他要是成亲了,就过继望舟,让我俩入商籍做生意赚钱。”杜黎交代,“我没敢当着爹娘的面说,怕老两口跟着生气。”
孟青精神一震,“他真这么说?”
杜黎点头,他把前因后果都交代一遍,“他看不起我我知道,我想着我照顾他三四个月,他总得承点情吧,一点都没有,跟我说话还是毫无顾忌。望舟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在他嘴里好像是个玩意儿,能让来让去,不考虑他的感受,也不顾及我们当爹娘的想法。我受不了了,就打了他。还是要打,我早该打的,他挨打之后老实多了。”
“该打。”孟青挺解气,“这次该打,幸亏你打了,打得对。”
杜黎松口气,“没坏你的事就好,我
就担心坏你的事。”
“他要是因为这件事记恨我们,
我也认了。”孟青说,
“他现在一贫如洗,一个穷书生,对我们没多少利处,我们不用巴结他,他该巴结我们才对。我让你去给他送饭是看他无人亲近,想让他亲近你,他既然不承情,以后就别去给他送了。”
杜黎点头。
在这之后,杜黎和孟青没再去过州府学。
杜黎在孟家待到九月底,估摸着家里的晚稻都收割了,他打点行李准备回家。
“我要跟你回去一趟吗?”孟青问。
“别回。”杜黎毫不犹豫地拒绝,他抱起望舟亲一口,说:“我有个打算,说给你听一听,你帮我拿个主意。”
“你说。”孟青在床边坐下。
“我打算回去先买上百只鸡鸭放桑田里养,借着看守鸡鸭的理由,我在桑田里搭一间屋,夜里就睡在桑田里。这个时候还不冷,我睡木棚里也没事,等天冷一点了,我把木棚改成泥巴土墙屋的房子。今年盖一间屋,明年再盖一间屋。等你在城里住不下去了,回到村里,你不想住在家里也搬去桑田。我们在桑田里多养鸡鸭,到时候你不用下地干活儿,负责捡蛋喂鸡摘果卖。”杜黎说。
孟青想笑。
杜黎弯下腰看她,“你笑什么?”
望舟在他怀里也探头盯着他娘。
孟青看他们父子俩一模一样的动作,她笑开了,望舟立马跟着笑,两只手臂摆动着,母子俩一模一样的眼睛弯成月牙。
“我笑你变化真大,犹记得春暮时节,我劝你攒私财,你害怕地说律法规定父母在不异财。这还不到半年,你都琢磨好要分宅另居了。”孟青撑着床,她后仰着看他。
杜黎有些脸热,他嘟囔说:“那个家我都不想回去,待在那个家,要想吵架天天有得吵。”
他摸摸望舟的脸,说:“我爹娘不喜我,也不会喜欢这个孙子,我大哥大嫂又是阴阳怪气的人,我可不想让望舟跟我小时候一样,生活在一堆不喜欢他的人里,听着吵架和嘲讽声长大。桑田里养的鸡鸭多,脏是脏点,但自在,吃个什么做个什么,背后没人盯着。”
“行,我要是真在城里住不下去了,我回去跟你养鸡养鸭照顾果树。”孟青答应,她抱臂靠坐在床尾,说:“这样平平淡淡过一辈子也不错。”
杜黎笑笑不说话。
“你什么意思?”孟青翘脚踢他。
杜黎没说话。
孟青勾着脚尖在他腿上挠两下,她抬眼对上他的目光,又看望舟一眼。
杜黎喉头动了动,他攥一下手,说:“我去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