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这个‘羊角纹’,象征吉祥与丰收;‘太阳纹’则寓意光明与希望。”阿依指着一块刺绣布说道,“每一种图案都有特定的意义,不能随便乱绣。”
“这些知识必须融入教学中。”景超怡认真记录道,“否则,孩子们只会模仿,不会理解。”
与此同时,徐莉雅也开始在直播间分享羌族刺绣的过程。她不仅展示了不同风格的刺绣作品,还采访了几位老艺人,记录下她们对技艺的坚守与热爱。
“主播,你们这是在做非遗保护吗?”有网友留言。
“算是吧。”徐莉雅笑着回答,“我们只是希望更多人知道,在这片土地上,还有这么美的手工艺。”
一个月后,第一期羌族刺绣技艺培训班顺利完成,并成功组织了一场小型展示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活动现场,一件件精美的刺绣作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不少游客当场表示想要收藏。
“没想到我们的作品还能传出去。”一位年轻的学徒激动地说。
“这只是个开始。”景超怡鼓励道,“只要大家坚持下去,未来一定会有更多机会。”
任务完成后,系统再次弹出提示:
【任务完成】:协助羌族刺绣技艺建立青少年培训体系,成功激发学员兴趣并实现初步商业化。获得积分3000,解锁新功能:“非遗文化使者?宗师?九阶”称号升级功能。是否立即激活?
“当然激活!”徐莉雅抢着点击按钮。
【称号升级】:你已成为“非遗文化使者?宗师?九阶”,可查看并参与更多高阶传统工艺类任务。
夜幕降临,羌族碉楼外的灯火在微风中摇曳。远处传来悠扬的羌笛声,那是村民们在庆祝丰收。
“表哥,你说我们这样一直走下去,会不会太累了?”徐莉雅靠在他肩上轻声问。
“累是肯定的。”景超怡笑了笑,“但每当我看到那些年轻人的眼神,我就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风轻轻吹过,带来了远方的歌声。他望向星空,心中默念:
“去有故事的地方,留下有温度的记忆。”
第二天清晨,两人收拾好行李,准备踏上新的旅程。临别时,阿依送来了一件由全村艺人共同制作的刺绣作品。
“这是我们全村人一起做的。”她笑着说,“希望你们带着它,继续传播我们的文化。”
景超怡郑重地接过刺绣,轻轻抚摸上面的纹样。那是一幅“太阳纹”图案的刺绣布,象征光明与希望。
“我们会的。”他坚定地说。
走出村口时,阳光正好洒在群山上。远处的羌族村寨炊烟袅袅,仿佛在等待他们去探索下一个故事。
“表哥,下一站去哪儿?”徐莉雅问道。
景超怡打开系统界面,新的任务正在静静等待:
【推荐任务】:探访云南怒江,协助傈僳族织锦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推荐任务】:深入内蒙古阿拉善,协助蒙古族皮艺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推荐任务】:前往海南三亚,协助黎族织锦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选哪个?”徐莉雅笑着问。
景超怡望着远方,嘴角微微上扬:
“去有故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