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你说我们这样一直走下去,会不会太累了?”徐莉雅靠在他肩上轻声问。
“累是肯定的。”景超怡笑了笑,“但每当我看到那些年轻人的眼神,我就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风轻轻吹过,带来了远方的歌声。他望向星空,心中默念:
“去有故事的地方,留下有温度的记忆。”
第二天清晨,两人收拾好行李,准备踏上新的旅程。临别时,马哈三送来了一件由全村匠人共同制作的腰刀。
“这是我们全村人一起做的。”他笑着说,“希望你们带着它,继续传播我们的文化。”
景超怡郑重地接过腰刀,轻轻抚摸上面的纹样。那是一把“太阳纹”图案的龙纹腰刀,象征光明与希望。
“我们会的。”他坚定地说。
走出村口时,阳光正好洒在黄河岸边。远处的保安族村寨炊烟袅袅,仿佛在等待他们去探索下一个故事。
“表哥,下一站去哪儿?”徐莉雅问道。
景超怡打开系统界面,新的任务正在静静等待:
【推荐任务】:前往四川阿坝,协助羌族刺绣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推荐任务】:探访云南怒江,协助傈僳族织锦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推荐任务】:深入内蒙古阿拉善,协助蒙古族皮艺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选哪个?”徐莉雅笑着问。
景超怡望着远方,嘴角微微上扬:
“去有故事的地方。”
离开临夏的那天,晨雾尚未散去,黄河在远处静静流淌,仿佛诉说着保安族千年的故事。景超怡和徐莉雅收拾好行囊,告别了马哈三和寨子里的铁匠们,踏上了前往四川阿坝的旅程。
“这次的任务是羌族刺绣。”徐莉雅一边翻看系统界面一边说道,“羌族刺绣技艺精湛,色彩鲜艳,图案多以自然元素和图腾信仰为主,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啊。”景超怡点头,“羌族历史悠久,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刺绣技艺的传承也面临挑战。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录技法,更要理解它们背后的文化意义。”
从临夏出发,他们先乘大巴到兰州,再搭乘高铁前往成都,最后换乘越野车深入阿坝州茂县的羌族村寨。随着海拔逐渐升高,沿途的风景由平原转为高山峡谷,云雾缭绕,空气中弥漫着松木与泥土的清香。
抵达目的地后,迎接他们的是当地一位名叫阿依的羌族老刺绣艺人。她年过六十,面容慈祥,眼神坚定,是寨子里最有经验的刺绣技艺传承人。
“欢迎你们来到茂县。”阿依用略带口音的普通话说道,“我是这里的刺绣技艺传承人,也是我们寨子最有经验的老艺人。”
“辛苦您了。”景超怡恭敬地行礼,“我们这次的任务是协助羌族刺绣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希望能为这门古老的手艺做点事。”
“太好了。”阿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羌族刺绣讲究的是图案的对称、色彩的搭配与针法的细腻。每一件作品,都要经过选布、画图、刺绣、整理等多个步骤,耗时极长。但现在年轻人觉得太费时,也不赚钱,愿意学的越来越少了。”
当晚,他们住进了阿依家的羌族碉楼。屋内陈设简朴,墙上挂着几件精美的刺绣作品,桌上摆放着绣针、丝线和布料,火塘边堆着几块未绣的布匹。
“这些刺绣真的太震撼了。”徐莉雅轻声感叹,“每一针一线都像是在讲述一个故事。”
“是啊。”景超怡点头,“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记录工艺流程,更要理解它们背后的文化意义。”
第二天一早,他们便开始学习羌族刺绣的基础技艺。阿依亲自示范,从选布、画图、刺绣,到整理、装裱,每一步都细致入微。
“刺绣最重要的是耐心和对图案的理解。”阿依一边穿针一边说,“每一种图案都有它的含义,不能随便乱绣。”
景超怡和徐莉雅一边学习,一边协助阿依制定教学计划。他们将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初级为基本工具使用与基础图案刺绣,中级为复杂图案的刺绣与色彩搭配,高级则涉及文化寓意与现代设计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