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贵妃是份好职业 > 6070(第32页)

6070(第32页)

上头虽说让他们不用顾忌姜蔚的身份背景,可也同样强调了要公事公办,不可有失偏颇。

郑十一郎的腿是被姜蔚失手打断,然而事情的起因却在郑十一郎先出言侮辱姜蔚。

所以实际上,俩人都有不对的地方,只是郑家不依不饶的态度更强硬。

姜家因被礼亲王一事波及,得知此事后,在郑家的衬托下,显得瞻前顾后许多。

在姜家人看来,姜蔚的脾气再温和不过,怎么会做出殴打人的事来,一定是对方故意陷害。

可他们又不敢明着指出,就怕稍有一点行差踏错的地方被宫里的姜莞知晓,借此拿捏他们。

更甚至,白氏还怀疑此事都是姜莞的手笔。

姜蔚被扣押在府衙,姜府上下都聚在白氏的安寿堂商量。

姜莞的生母芳姨娘听到消息后面色发白,急得团团转:“蔚儿什么时候遭过这份苦,那姓郑的腿又不是不会好,为何要将蔚儿看押起来,事传出去,让他日后在书院该如何自处。”

在芳姨娘看来,姜家已经彻底失势,姜德姜瑞被罢官,只要姜莞还在,就绝无起复的机会。

姜家若还想要东山再起,目前最有希望的就是倚仗她儿姜蔚。

只要姜蔚不学他祖父和二叔犯致命错误,她就不信那个死丫头还能越过皇帝和太后给她儿子安上莫须有的罪名。

因此即使自己还没被扶正,

芳姨娘却俨然一副姜家大房正夫人的姿态。

她此刻的话是求救,亦是命令。

“蔚儿后年就要下场,身上决不能背上殴打同窗的污名。”那郑十一郎资质差,但郑家人还是将他送进了燕京最好的书院之一。

这家书院师资力量卓越,同时束脩也是几家书院里最昂贵的。

燕京不少有权有势之人的孩子都在那里读过书,姜蔚能入院读书,除了自身天赋不错外,还有就是亲爹姜承颇有钱财,能够承担得起他在书院的所有花销。

郑十一郎早就不在书院读书了,但他的学籍还挂在书院里,严格上说他还未结业。

大燕朝的书院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能进,是有一定门槛,像燕京几家,只有拥有秀才及以上功名的人才能进书院进学,地方上或会放宽一定要求。

郑十一郎并未通过秀才考试,他能进去是因为郑家给书院捐赠了一座藏书楼,这在燕京早已是屡见不鲜的事,只要不过分,此类名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上面基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小小书院又怎么能请到那么多世家大儒。

大多数都是拿银子硬砸过来的。

而学子从进学第一年开始算起,每人最多只能留院五年。

五年后会有一场结业小考,至少也得是合格,否则就没有资格获得书院内几位大儒认可,就算日后科举高中,分配的职位也会比那些通过结业的人略低。

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入书院,只是身为读书人,面对一书院的世家学术大儒很难不心动。

运气好若被哪个大儒看中收为弟子,那将是质的飞跃。

总得来说入院学习,利大于弊。

更何况只要不是郑十一郎那样不学无术混日子的人,结业小考对他们来说,简直不要太容易。

所以郑家若用姜蔚殴打同窗这点说项,姜蔚是躲不过去的。

姜家现在的情况,只有次孙姜蔚希望最大,六孙子姜荣蠢笨不看,十三岁了,丝毫没有显露出半分读书的天赋,能不出去给姜家闯祸已经算争气了。

幺孙姜茂一岁多点,一整句话都还说不清楚,等他长大,姜家怕早已经被排挤出燕京了。

姜家下一代一共就三个男丁,且皆出自芳姨娘的肚子。

姜德思来想去,尽管对芳姨娘的态度很不满意,也确实不得不承认她的话,姜家不能再败下去了。

姜蔚如今是他们唯一的希望,至于宫里的贵妃大孙女,姜德早已不抱有任何希望,那就是个冷心冷肺之人,姜家好歹将她养大,她却因一点微乎其微的委屈和不满,对陷入困境的姜家毫无伸手相帮之意,甚至于还想跟着踩两脚。

“先去探一探那位主事的态度。”这种互殴且没有伤及性命的案子并不需要府尹亲自处理,下面的主事足够应付解决。

姜德话里的意思就是打算去贿赂府衙主事。

白氏闻言微微皱眉,说到底姜蔚顶多算她的侄孙,她疼爱侄女不假,但对她的孩子并无多少感情。

她虽没有亲孙子,可有亲儿子啊,儿子尚还年轻,迟早会给她生个亲孙子。

让她拿银子出来帮蠢继子的儿子姜蔚身上多多少少留着叶兰心的血,一想到这点,白氏心底就有许多不爽和憋屈,仿佛自己再怎么争抢也永远超不过叶兰心。

白氏垂眸,顿了半晌道:“此事还需谨慎,我们能想到,郑家也能想到,难保对方不会将计就计以此引我们上钩,届时郑家又多了个拿捏姜家的把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