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树领命而去。
朱?独自立于庭院之中,心中思绪万千。自纪纲伏诛后,他已然成为朝堂之上对抗燕王的核心人物。而如今燕王起兵,自己更无可避免地被推至风口浪尖。这一战,不仅关乎皇权之争,更关乎大明社稷之存亡。
翌日清晨,朱?便入宫面见皇帝。
奉天殿内,气氛肃然。皇帝端坐龙椅之上,脸色阴沉,显然已得知燕王南下的消息。张赫、李善等重臣亦在殿中,神情凝重。
朱?上前跪拜,朗声道:“陛下,燕王已举兵南下,此乃赤裸裸的叛乱。臣恳请陛下立即诏令各地勤王,同时整顿京营,以防不测。”
皇帝目光微动,缓缓开口:“朕已下令兵部调集京营精锐,扼守各处要道。至于各地勤王……朕尚需斟酌。”
朱?心头一震,连忙道:“陛下,燕王势大,若不迅速集结兵力予以迎头痛击,恐其兵锋直指京师,届时悔之晚矣!”
皇帝沉默片刻,终是叹息一声:“朕知你忠心为国。但诸王之中,唯有燕王最得军心,若贸然兴兵讨伐,恐引起边军动荡。”
朱?正欲再言,忽听殿外太监高声通报:“启禀陛下,户部尚书陈元求见,有紧急奏报!”
话音刚落,陈元便急步而入,神色慌张:“陛下,大事不好!江南漕运已被燕王截断,粮草供应受阻,京师若久战,恐难以支撑!”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皇帝脸色骤变,“竟有此事?”
陈元连连叩首,“回陛下,江南漕运本由户部掌控,但近日燕王遣人占据沿线关隘,封锁水路,致使大批粮草无法运抵京师。”
李善皱眉道:“若无粮草,京营如何作战?”
皇帝沉吟良久,终于开口:“传旨,即刻召集群臣,商议应对之策。”
朱?心中焦急,却知此刻不宜轻举妄动。他悄然退出大殿,命庄树立刻召集吴祯等人,务必查清燕王在京城的党羽,以防内乱爆发。
回到国舅府时,已是深夜。
书房内,烛火摇曳,朱?独坐案前,翻阅手中情报。这些日子以来,他已掌握部分燕王在京中的眼线名单,其中不乏朝中官员,甚至包括兵部一名副将。
“国舅爷。”吴祯低声进入书房,“属下刚刚得到确切消息,兵部那名副将确已投靠燕王,并在暗中策划调动部分京营兵马,意图在战事爆发之际,趁机作乱。”
朱?冷哼一声,“果然如此。此人名叫何庆,对吧?”
吴祯点头,“正是。属下已安排人手,随时准备将其拿下。”
朱?沉声道:“不可打草惊蛇。此人若被提前清除,反倒会让其他潜伏之人警觉。我们需设法引蛇出洞,一举铲除所有隐患。”
吴祯思索片刻,道:“属下明白。我会继续监视其动向,并加强对我方人员的保护,防止被对方渗透。”
朱?颔首,“很好。另外,我怀疑户部尚书陈元亦有嫌疑。你派人暗中调查,看他是否与燕王有私下联系。”
吴祯领命而去。
朱?望向窗外,夜色深沉,风声呼啸。他知道,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而他,也必须在这场风暴之中,做出最正确的抉择。
因为他是大明第一国舅。
因为他肩负着守护大明江山的重任。
因为他,誓要在乱世之中,挺身而出,护国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