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干办里面有一个档案室,保密级别为最高,武装战士二十四小时守护。
在这里面,放着所有飞机的资料。
在歼-20这个分类下,一份技术性能指标表清清楚楚地写着:
歼-20的最大飞行速度为2。5马赫,超音速巡航速度为1。5马赫,在试飞中,完成了90分钟的超音速巡航,最大距离为1900公里。
该机最大航程为4800公里,最大作战半径为1500公里。
为歼-20配套主要武器为PL-10、PL-15、PL-17,涵盖了近距格斗、中远程攻击、超远程攻击三种模式。
其中,PL-17超远程空空导弹拥有高达500公里的最大射程,能够将歼-20的最大作战半径延伸至2000公里。
在配套武器中,还有一款射程达1000公里的超远程空空导弹项目已经立项。
在不考虑隐身的情况下,歼-20可以携带4枚这种射程1000公里的空空导弹,在敌方的预警机作战范围之外,对敌方的预警机进行超远程精确攻击。
在空军的作战体系中,歼-20的任务是踹门,把敌方的防空网络撕开,歼-10、歼-11等战机后续跟进进行撕裂作战。
打击敌方防空网络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的预警机打掉,把他们的地面雷达基地打掉。
东大正式宣布成功研制第四代隐身战斗机后,东大空军发布了一期宣传片,在里面明确提出了建设空军体系化作战2。0版本的目标。
这个作战理论引起了美国空军的高度关注。
他们在研究了东大空军近几年的装备种类后,赫然发现,东大空军是用理论来引领装备的发展,思路非常的明确。
在冷战军备竞赛中,双方比拼的是单件武器装备的性能,美国人摸到了一些空地一体化作战的门路,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东大空军已经完成了1。0版本的建设。
这样的打击对美国空军来说极其巨大的。
美国国会迅速通过了一项针对空军的特别拨款,在未来三年拨款150亿美元,专门搞空地一体化作战的建设。
这点钱是杯水车薪的。
按照美国空军的采购成本来计算,要完成这个体系的建设,至少需要1000亿美元。
要知道,美国空军采购的咖啡,都要45美元一杯,而同样的咖啡,市场上卖2美元都属于是贵的了。
歼-20首飞这天开始到春节,李干把其他事务放到一边,专心搞歼-20的试飞。
正好是冬季,李干驾驶歼-20进行各种地形气候的长距离实战试飞,检验歼-20的全地域全天候作战能力。
参加歼-20试飞的,都是第2航空教导旅精挑细选出来的高手,这些人全都有击落战绩,非常清楚空军要的是什么样的战机。
在三个月的试飞里,李干率领的试飞组提出了一百多项改进意见,极大地助力了项目的推进。
李干开发出了一套全新的试飞模式。
即增加试飞飞机数量,一口气生产7架原型机,其中5架用于试飞,将所有试飞项目分为五大类,采取同时推进、综合分析、逐步改进的办法来进行。
如此一来,试飞速度大大提高,以前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的试飞工作,现在只需要一个月就能完成。
1984年春节过去后,歼-20竟然已经达到了量产标准,速度快得令人吃惊。
出于谨慎考虑,空军决定首先在第2航空教导旅里装备歼-20,先装备一个中队12架,继续进行实战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