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惹皇叔 > 2530(第25页)

2530(第25页)

傅棠梨心烦意乱,翻了个身,一样东西从怀里掉了下来,她摸了一看,原来是那个装满糖果子的珍珠袋。

她怔了片刻,丢给胭脂:“拿走。”

胭脂看了一眼,和黛螺商量:“这里面许多糖粒儿,不宜久存,口袋倒是金贵,放哪儿呢?和娘子的首饰收一块儿可好?”

黛螺嘀嘀咕咕地和胭脂咬耳朵:“这玩意先前没见过,八成是那个……给的,别留着,扔了吧。”

傅棠梨听见,想了想,叹了一口气,起身来,又从胭脂手里拿回了珍珠袋,把里面的糖果子倒出来,叫胭脂分给外头的小婢,而后自己把袋子收到箱子里,和一卷道经放在了一起。

那卷道经的书页中还夹着三张符箓。

——————————

天晴不

过两天,又断断续续地下起了雨,成天淅淅沥沥的,把枝头的玉兰花打落了一地,无人拾得,香气萎靡,渐至于腐烂,纵然是春日,也有这般凄凉场景,叫人惘然。

杨氏有心与傅姑母交好,频频前去拜访,本想拉着傅棠梨一道去,充个门面,但傅棠梨一出门见风,就咳了个惊天动地,身体摇摇欲坠。杨氏悻悻的,只好放过她,带了傅芍药自去不提。

然而,这一天,宫中却来了人,传冯太后的旨意,命傅棠梨同去元真宫进香。事出突然,傅棠梨心中纳闷,不敢再装病,迅速妆扮妥当,打点起精神来,随来人一同前去。

先至冯太后的长乐宫中,傅棠梨独自在外间候了半个时辰,无人理会。

待巳时,赵元嘉过来,冯太后才露面,见了傅棠梨,不过淡淡地瞥了一眼。

冯太后平素本就不近人情,今日看去,心绪尤其不佳。

傅棠梨手心里捏了一把汗,敛眉垂眸,分外小心应对。

赵元嘉作为长子长孙,一向独得宠爱,在祖母面前十分率性,随口道:“太后要去进香,孙儿陪着就是,何必另叫外人?”

冯太后在赵元嘉的面前才露出了和蔼的笑意,拍了拍他的手,却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道:“哀家昨夜里梦见你的皇祖父,不免怀念,今儿想去元真宫为他烧香,你就陪着哀家一道去吧。”

春来多雨,天气潮湿,冯太后头疾复发,夜里多失眠,颇不安宁,昨夜偶入梦,见先帝至,手指东宫而面现怒容,连曰“不可、不可、切切不可!”

冯太后惊醒,大悸,思及东宫近来并无变数,唯有太子将要娶妻一事,疑心先帝意指新妇不祥,愈发不喜,故而唤了赵元嘉与傅棠梨二人来,欲往元真宫请高人辨断。

但个中缘由,她不欲多言,只和赵元嘉略说了两句,便吩咐宫人动身。

宫女执绛纱灯侍奉左右,内侍捧拂尘、香炉、障扇等物随行,又有两列羽林郎护卫车驾,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宫城,前往元真宫。

元真宫位于长安城东面,占地广阔,青砖灰瓦,黑柱白墙,楼阁层叠,高台嶙峋,又有青松如云,遍布其中,幽然有古意。

其为天下第一道观,经历三朝而不衰,观中道人修行登仙之术,屡有灵迹示人,百姓莫不信服,现任主持青阳真人更是上窥天命、下彻鬼神,有大神通,自先帝时便被尊奉为国师。

道人们恭迎冯太后一行人至天尊宝殿中,青阳真人走上前来,他面容清癯,一头白发,三绺长须,有仙风道骨之态,见到冯太后,拂尘一摆,从容自如地打了个稽首:“福生无量天尊,太后娘娘大安。”

冯太后矜持地回道:“国师大安。”

此时,一个年轻的道士从殿后走过来,立在青阳真人的身后。

冯太后见及,倏然激动了起来,情不自禁伸出手去:“五郎如何在此?”

来人正是赵上钧,他一身道装,广袖大袍,发髻高盘,横插乌木簪,俨然红尘世外人。

青阳真人不紧不慢,施施然道:“玄衍拜在青虚师弟门下,亦为我元真宫弟子,明日乃太上老君诞辰,届时将设大斋醮,故命众弟子皆归。”

赵上钧见了冯太后,并无太多情绪,只是如他师伯一般,打了个稽首:“福生无量天尊,贫道见过太后娘娘。”

冯太后见状,险些落下泪来,她却也知道,因着当年的那桩旧事,母子离心,已然不可挽回,他偶尔回宫,还愿意见她这个母亲,已经是最好的局面,不能强求再多。

她也是个心志坚硬的,当下不过片刻,已然恢复了镇静,点了点头,不再多说,随后,命赵元嘉及傅棠梨上前。

傅棠梨跟在后头,早已双股站站,几欲掩面而退,可惜找不到借口,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同赵元嘉一道,问候过青阳真人后,又向赵上钧行礼:“儿拜见淮王殿下。”

赵上钧神色淡漠:“贫道玄衍。”

赵元嘉与傅棠梨立即改口:“见过玄衍道长。”

听过去异口同声,像是心有灵犀似的。

赵上钧的眼神冷了下来,一瞬间掠过寒芒。

第30章第30章未婚夫只隔一扇门,他却……

众道士设华幡,摆置五器兼五供,燃起重瓣莲花灯,击九声玉罄,以柳枝沾水,遍洒道场,示荡秽涤尘之意,赵上钧随侍青阳真人,行道徒之职,为冯太后奉三柱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