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琏倒是不怎么生气,只是笑眯眯道:“嬷嬷的错主要在于……”
永璜、永璋都等着他批评赵嬷嬷。
永琏道:“……用价格来判断一样东西的价值未必准确,红薯是很便宜,但它有它的益处。白菜、豆腐也是一样。羊肉甚至鱼肉未必能代替白菜豆腐这些便宜的食材。”
永璜:“……”弟弟关注的点还真是特别。
永璋却很赞同,“二哥说得对!我喜欢红薯、白菜和胡萝卜,还有做成蛋糕的鸡蛋!”
“哇,你太棒了,喜欢的都是有营养的食物!”永琏揉揉弟弟的脸颊,“你以后想吃什么就直接告诉你额娘,你不说,她也猜不到的,因为她喜欢的和你喜欢的不一样。”
永璋乖乖点头,“我记住了。”
兄弟三人又说要去看小永珹,永璋不用读书,偶尔会见到永城,永珹最近正学说话,可好玩儿了。
永琏本想教四弟叫哥哥,谁知永珹早就会叫哥哥了,还会叫“大哥”“二哥”都是小永璋教的。
永璜、永琏感动的不行,永琏忍不住亲了亲永璋的小脸。
永珹凑过来也要亲亲。
永琏也亲亲这个奶团子,教他玩打手手的游戏。
嘉嫔听着四个小孩的说笑声,也很高兴。皇上对兄弟们已经够好了,二阿哥更甚,只要自家永珹不犯什么大错,混个亲王问题不大。
至于之前宫里奴才们对自家永珹的吹捧,什么皇上登基后的第一个孩子,和先帝、皇上一样都排行老四。只要二阿哥还在,这些话对永珹没有任何好处。
兄弟四人正玩得开心,御前太监来找永琏,“二阿哥,皇上说海望大人来了,有事要和您商量。”
永琏一听海望的名字,就猜测和蒸汽机有关,让大哥带着弟弟玩儿,一路小跑到了九州清晏。
第63章第六十三章绝对信任
此时各衙门都已经散值。
海望这才得空来九州清晏汇报蒸汽机的制作进度。
他带来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已经按照图纸制作出了一台蒸汽机。
坏消息是,这台蒸汽机只能用一两次,阀门很容易漏气。
永琏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只会画图,连蒸汽机的零件要用哪些材料都是造办处匠人们自己解决的。
乾隆则更好奇,“这个蒸汽机真能代替马匹?”
海望道:“这台机器只提供动力,代替马匹,人力,甚至代替水车、耕牛都有可能。”
乾隆一听,眼睛立刻亮了,“什么?还能代替耕牛?那岂不是能提高耕地效率?”
海望颔首,可现在第一步就出了问题。
永琏想了想就说:“要不去翻翻古书,说不定有关于密封方法的记载。”
海望道:“造办处有一些工匠常用的书,大家都翻遍了,还是没找到解决办法。”他说着看向乾隆,“乌尔占等人,想借阅景阳宫的藏书。”
“汗阿玛,就让他们去找找吧。”永琏忙劝道。
乾隆知道乌尔占,就是发明飞梭的那名匠人。他犹豫片刻,点点头,让海望亲自带他们去。
海望忙替匠人们谢恩。
又过几日,阀门漏气的问题用缠绕麻绳解决了,活塞又出问题,太轻的材质不耐高温,太重的材质又顶不起来。
匠人们在书里找不到办法,又去向民间的匠人求助。
海望为了让大家能查到更多资料,连家里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都搬到造办处了。
整个夏天,造办处常常是灯火通明。
允禄作为内务府总管,知道造办处遇到的麻烦后,也经常去关心进度。
他人脉广,又爱参加各种聚会,见人也会聊起这事儿。
然后就有一名蒙军旗的人建议,可以在外面包裹一层牛皮试试,牛皮不怕烧。
允禄立刻告诉造办处的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