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琏道:“就是血缘太近了呀,皇玛法说,表兄妹成亲不容易生孩子。”
众人都愣了下,这里怎么还有雍正的事儿。太后想问“你皇玛法和你说这个干嘛?”
永琏已经解释起来,“皇玛法说宋时律法就规定表亲不能结婚,但无论皇家还是百姓,还经常和表亲成婚,因为亲上加亲知根知底,方便两家互相扶持,对百姓来说,除了表亲也很难接触到其他家的人,所以这律法就一直是一纸空文。皇玛法就把这没用的律法删了。但是,皇玛法说他知道几个例子,表亲结婚生下的孩子容易夭折,也不知道是不是和血缘太近有关。与其去冒险,不如避开近支表亲,找其他家的姑娘。”
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康熙和孝懿仁皇后的孩子。
还有宗室里几家表兄妹结婚的,确实有不少孩子夭折,但也有健康长大的。
“你这孩子,小小年纪的考虑的倒是不少。”裕太妃见大家都严肃着一张脸,就笑着缓解气氛,“竟连生孩子的事儿都想到了。”
“就是,二侄子脸皮真厚。”挤在暖阁门口偷听的弘曕也忍不住道。
太后则是道:“你记性可真好,你皇玛法多早前和你说的这话,你竟然还记着。”
永琏道:“皇玛法说的很多话我都记得。”说着露出有些伤感的神情。
太后也叹口气,在永琏的小脑袋上拍了拍。
乾隆怀疑是上回永琏去祭太庙时,汗阿玛和他说的。
表亲不好生孩子这个理由乾隆是不信的,谁家没有夭折的孩子?汗阿玛大概是不想让富察家连出两位皇后。
他甚至怀疑,永琏也知道他皇玛法的顾虑,这理由就是祖孙二人商量出来的。
永琏这孩子别的方面不精明,在用人上一直是有几分天赋的。对他来说,娶表亲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对方会扶持自己,坏处就是,亲上加亲的身份让他不得不对富察家照顾几分。
就如同当年圣祖爷和佟家的关系一样,但佟家人口不多,也就俩舅舅。永琏日后可是有十个舅舅。再来几十个表兄表弟兼大舅子小舅子,这拉扯的过来吗?
他看了眼皇后,又对永琏说:“富察家本也没合适的女孩子。”
永琏松口气,他有个小姨也嫁的是宗室萨喇善,也不可能从他家选。
他知道婚事自己做不了主,只要不是富察家,其他家的都行,就听汗阿玛安排吧。
汗阿玛和皇额娘不可能给他选个人品不好的姑娘,只要对方人品好,永琏也不会亏待她,相敬如宾过一辈子也不错
皇后没怎么失望,她也没想过富察家能出两任皇后,光自家这一房,人口就不少,再加上米思翰、马齐、马武这三房,亲戚关系错综复杂,皇上和永琏用人难免顾虑重重。
富察家兴旺这些年,深知和皇家的关系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否则必会反噬。
当年的佟家就是例子,两代皇后、一位贵妃,隆科多还有从龙之功,照样保不住他们家的富贵。
太后的圣寿连着热闹了几日,直到十一月底,乾隆才不每天都来陪老额娘用膳。
南苑的铁轨铺好了,乾隆带着永璜、永琏去看。
铁轨铺了一千米左右,一个车头连着三节车厢。
车头的驾驶室里坐着两个人,一个司机,一个负责给锅炉加煤,随着汽笛声响,车轮缓缓转动,车头排气管喷出一大团白雾。
永琏拿着怀表看时间,想算下这个火车的时速。
乾隆和永璜则被这“咣当咣当”的大家伙震撼到了。
造办处的人介绍说:“这个蒸汽机车快是快,就是有点脏,在上面坐一会儿鼻子里都是煤灰。”
乾隆问:“能带几节车厢?”
“五六节。”
“靠近车头的车厢拉货,靠后面的车厢坐人。”乾隆道,他已经能想到一车一车的粮食运往西北的画面了。
有了这车,以后打仗再也不愁筹措粮饷不及时。并且可以省下许多马匹用作战马。
永琏算了下时速,大概每小时十八公里的样子。看起来只比马车快了两三公里,但一辆火车可以拉的货物远远要比一辆马车多。
等火车停下,永琏就说要上车看看。
车厢高度不够,成人上车直不起腰,永璜、永琏在车厢内头顶也快到天花板了。
他们从第二节车厢跑到车头,询问需要的煤炭和木炭重量等问题。
司机和司炉工一一回答。
永璜、永琏就商量回去画一个表格,修一条铁路的费用,加上一辆火车的费用,以及每一趟需要的煤炭木炭费用都列得明明白白,假如用火车运煤,每一趟带来的收益是多少?再和用马车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