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这人最重礼,本来是不愿意的,但想想汗阿玛的魂魄又不在泰陵,暂缓二十日问题应该不大。
他就答应等八月下旬再去,然后斋戒三日,先去祭太庙了。
等正式礼仪走完,他才让人叫永琏到太庙来。
乾隆先和汗阿玛的魂魄解释了下今年暂缓祭礼的原因,让永琏听听雍正怎么说。
雍正当然觉得无所谓,“照我说,你们不去都行,或者派老五去。朕不在乎这些。”
永琏就对汗阿玛说:“皇玛法说不去也行,他不在乎,但是……”他又看向神主牌位方向,“您这么说我们也是要去的,皇玛嬷他们又不知道您的魂魄在这里。”
乾隆点头,儿子可真会说话。
这事儿不是汗阿玛在不在乎的问题,说的难听点儿,汗阿玛的想法不重要,文武百官的想法才重要,他要是真不去,还不得落个不孝的名声。
雍正的魂魄如何不知道儿子的顾虑,弘历这孩子从小就在乎别人的看法,各种礼数一定要做到无可挑剔。但这样反而会带来很多麻烦,这和自己效率至上的行事风格大相径庭。
雍正就跟永琏说:“永琏,听皇玛法说,今年雨水多,百姓们收稻种麦的时间本就紧张,若还要因为御驾经过,耽误时间,影响不小。如果八月上旬,还是阴雨不断,你就劝劝你汗阿玛,或者……”
雍正想说让孩子装病,但他又担心小孙孙被揭穿,遭弘历斥责,而且弘历也未必会因为永琏生病就取消三年祭礼,他一时有些犹豫。
永琏已经明白了皇玛法的意思,就笑着说:“皇玛法放心吧,我明白了。”
乾隆忙在旁问:“你皇玛法说什么?”
“皇玛法说让我下回把飞梭拿来给他看看。”永琏眼睛都不眨的撒谎。
乾隆一拍额头,对神主牌位道:“是儿子疏忽了,只和您说飞梭的好,还没带来给您看过。还有夏天造办处烧制出了透明玻璃,下回儿臣也呆一块来给您看看。”
雍正的魂魄默了半晌,永琏这孩子实在太聪明懂事了,懂事得他有些心疼:“好孩子,要当心。不可冒险。更不可真的伤害自己的身体。”
他看得不错的话,宝贝孙孙前前世就是乾隆三年早夭的,他真怕这孩子为了阻拦弘历去泰陵,故意把自己折腾病。
永琏:“永琏记住了。”他才不会拿自己的小身板开玩笑。
第42章第四十二章演技一流
到了八月,直隶一带还是阴雨不断,好几处堤坝决口,河道衙门正紧锣密鼓的抢修。
乾隆还是坚持按照原定计划去泰陵,最晚八月二十要出发,否则过了先帝祭辰就不好了。
乾隆都想好了,到时候再有官员反对,他就说是太后迫切想去。
只要抬出太后,下面的人就没话说了。
太后还不知道自己又要给儿子背锅,她看着阴沉沉的天气,一点也不想出门,就想在畅春园和老姐妹打牌。但这心思不能和任何人说,她只能盼着早些放晴。
天气不好,路上要比平日多花一些时间,永璜、永琏还得比平日早起半刻钟。
永琏自己肯定是起不来的,一般都要小太监进来叫他。
这日马瑞进来叫自家小主子起床时,却见小主子抱着被子坐在床上,怔怔的,听见他的脚步声也没有反应。
“阿哥爷,该起了。”马瑞走进,才发现二阿哥额头湿漉漉的,满是汗水。最近天气湿冷,睡觉应当不会热成这样。
“阿哥爷,这是怎么了?哪儿不舒服?”马瑞顿时担心起来,拿过帕子给二阿哥擦汗。
“我没事。”
二阿哥睫毛颤了颤,像是刚刚回神,任由马瑞给他擦干净脸上的汗水,就沉默地穿鞋起身。
平日二阿哥不用人伺候穿衣,但今日他穿衣服的时候却几次扣不好盘扣,明显心不在焉。
马瑞就去把二阿哥的异样告诉方嬷嬷,正给二阿哥准备洗脸水的方嬷嬷忙过来观察二阿哥的状态。
二阿哥睡得早,平日早起都精精神神的,今日却蔫头耷脑,动作也慢吞吞。
“阿哥爷,是不是昨晚没睡好?还是做噩梦了?”方嬷嬷赶紧上前关心道。
她说完就见二阿哥仰起小脸,有些委屈的喊了声嬷嬷,然后迅速调整表情,又低下脑袋,“没有,就是天天下雨,我没精神……哎,上学要迟到了。”
小家伙说着跑去洗漱。
……
“二阿哥昨晚好像做了噩梦,今儿精神头不太好。”
永琏去上学后,方嬷嬷想了想,还是把这件事汇报给皇后娘娘,“奴才收拾床铺时发现,枕头上还有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