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难免带了点幸灾乐祸。
第三是个叫宁进才的书生,他是今年才来的国子监,正在在食堂里跟纪霆一唱一和,笑骂阚文彦的那个。
宁进才还笑道:“第三,有三十两赏钱,够我一家一年花销的了。”
那第四呢?
总是阚文彦了吧。
并不是,而是万岑万秀才,十两赏银攒一攒,他跟未婚妻的婚礼,也会更好吧。
一直到第五名,才看到阚文彦的名字。
从小被人吹捧的京城才子,不过第五。
那么多夫子,那么多珍品孤本,从小不间断读书,却不如乡下来的穷秀才。
打个比方说,一个是从小名师辅导,学习资源一点也不缺,各种卷子资料,想要什么有什么。
另一个就是看看书,顶多在这几个月里看了些资料。
然后考的比前者好太多。
这种差距之下,阚文彦直直往后退,等他再看向纪霆的文章,明显想去撕掉那几张纸。
但附近的监生们,可不允许他这么做,直接把他推开,这才让阚文彦冷静下来。
至于朱家墨,他在五十六人里面,只排名三十六。
他的学习资源也不用说,反正比在座的这些人好。
不同的起点,却还不如人家。
朱家墨闭上眼。
都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他也算见识到了。
朱家墨其实并不算冷静,他因说错话,让朱家全家战战兢兢,更是日日去探皇上口风。
等皇上说,让他好好读书,此事才算轻轻放下。
但家族付出代价,自然不言而喻。
短短半个月里,他明白了太多事,明白了太多争斗。
更像纪霆跟他说的,如果信奉的是大鱼吃小鱼,那他绝对是被阚家吃掉的那个。
朱家并未过分苛责他,就是因为他跟父亲说了这句话。
原本暴怒的父亲叹口气,说了句,你以为阚家那么好脱离吗。
好在朱家很快找到对策。
趁着这件事,向皇上表忠心。
国子监里发生的事,可没那么简单。
纪霆帮皇上拿到了那么多东西,他所谓的锋芒毕露,必然会被上面护着。
再看他的文章。
看他的文章里的志气。
谁会不惜才呢。
让其他学生意外的是,从这天开始,朱家墨竟然也来国子监早读,甚至很快要搬到号舍里住。
看样子,是打算跟纪霆他们一样,遵循太祖旧例,按照国子监的时间表读书了。
至于阚文彦,听说他大受刺激,家里劝了半晌。
等到太后让人去看,又说给他找名师,才勉强恢复。
消息传到京城市井,更让百姓们有乐子可看啊。
本以为今年最大的热闹是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