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穿越做纨绔(科举) > 7080(第3页)

7080(第3页)

这意思是,圣人是用义来取得天下,从而激其大家的本心。

这本就是圣人推崇。

文章下面,则阐述义跟勇之间的关系。

用词并不拗口,观点却极为新颖。

从小义大义,再到时事政治,还有实际的建议,比如士风涣散,百姓生活不稳,应该如何以义行事。

可以说,这是一篇不仅有文采,还有实操的文章。

“以雁门关兵祸,谈到朝廷招揽贤才,从本经出发,再切合时事,如此才干,妙啊。”

“这是谁的文章?”

考试文章共计两篇,只看这第一篇,翰林学士便断定他必为第一,至少好奇这人是谁。

别说他好奇了。

汤仪也好奇啊。

其实他心中闪过一个名字,

但是不是那个小子,还要再看看。

毕竟这文章有贯穿日月之气,实在太少见了。

可文章结构之严谨,又觉得不是一两年之功。

祭酒再次提醒:“先看看下一篇文章。”

方才是四书文章,下一篇为五经。

而题目只有一个字,《理》。

这题目出自中庸三十一章。

上下文为:“唯有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理,条理也。密,详细也”

看到这个题目,别说翰林学士,就连汤仪都撇撇嘴。

谁出的这种题目,实在是过于抽象议理。

可这题目,考的就是基本功扎不扎实。

对于上一篇好文的笔者来讲,这种题目并不会在他的舒适区。

如果说上一篇文章的外放的,张扬的。

那这一篇文章需要平和跟理性,以及抽象的概念解释,不需要那么契合实际。

对很多读书人来说,能写好前者,后者就会有所欠缺。

不过多数考试不会要求那么多,只要能写好一种文章,已经足够了。

所以翰林学士对这个学生的第二篇文章,并没什么太大期待。

只是看下去之后,让他全然傻眼。

“至圣有理之德,智之见于分者也。”

第一句话,便解释考题的意思。

下面的阐述其中意思,如果不精通中庸者,必然写的全篇茫然,看出其中一二。

但人家的文章,却是一目了然,显然是有自己的想法,才能把道理讲的那么明白。

“这,这人必然是第一!”

怪不得其他文章名次讨论的那般激烈,第一却毋庸置疑。

写的太好了。

不愧是皇上特招过来的学生。

有他们这些学生在,谁还敢说国子监都是一群庸才?

“好文章,好学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