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时间,除了看书之外,还要试着写文章。
文夫子知道他的进度,再结合大家的情况,临时多加了一节四书解义的课。
别说其他人了,就连文一文二都能发现。
即使在同一起跑线,纪霆的进度也远超大家。
这种情况下,不仅身边人要保持心态,就连他自己也要稳住。
让人意外的是,纪霆的心态一直很稳定。
不会因为身边人态度有所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情况。
其实很多学生,但担心别人的目光,担心身边亲朋的态度。
有的要么拉低自己水平,好让自己合群。
有的这会一边进步,一边痛苦。
文夫子算是发现了。
纪霆完全不会!
不是说他这个人没心没肺。
也不是他不在乎。
而是他可以很好的调节自己心态。
这份心态,实在不一般。
饶是读书多年,甚至为官多年的人,都做不到这般不在意别人的态度。
越是这样的学生,越能让夫子满意。
于是这节解义课,文夫子讲的也格外认真。
“但凡科举,都离不开一种文体。”
“可称之为八股文,也可以说是制义,又可叫时文。”
不管有没有考过科举的,基本都听说过。
甚至有的夫子,会让学生提前学习如何写八股文。
在最开始解义的时候,就用上这种问题,用那些夫子们的话来说:“提前熟悉,如臂指挥。”
这样说倒也没错。
只是很多学生提前解除,不仅没学会,反而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连最基本的释义都不会写了。
所以多数夫子,不管是薛馆长,还是文夫子,都要求学生们先熟悉书的本体,再来做文章。
毕竟这八股文之间的奥秘,非一两句话,一两个知识点可以贯通的。
第35章第35章八股
第35章
“有人说,八股文是钻营荣利之资,还有人说这是泥佛彩花也,转瞬即坏。”文夫子笑着道,“大家以为呢。”
在场九个人里,大家其实都没什么想法。
为何?
自然因为,大家读的书少,见过的事情少。
所以在这个阶段,夫子说什么,便是什么。
正是这个原因,这一课才尤为重要。
文夫子继续道:“这个答案很难答出来。”
“因为也有人说,八文,学问聪明之会也。”
意思是,只有精通诗文古文的人,才能写出八股文,精妙的八股文,是融合了真正古文精髓的。
到底孰对孰错,实在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