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表现出了基本的礼仪:"沈爱卿。"
说罢她就朝沈长胤的身后看去。
等半天也没有等到第二个人从马车里出来,这才变了脸色,问沈长胤:"老三呢?"
几位公主也齐刷刷地向沈长胤看来。
这句话更是提醒了在场的所有官员。
是啊,摄政王与三公主一同出的事,怎么如今摄政王回来了,却不见三公主。
"三殿下遭逢大难,身心受惊,腰腹处更是受了两处刀伤,不宜长途奔波,便没有与臣一同回来,而是留在承州休养。"
沈长胤款款地解释。
百官都接受了这个理由。
只有谢家的这位皇帝和几位公主,都还在用意味不明的眼神看着她。
过了许久,皇帝才朗声大笑,拍拍沈长胤的肩头,看起来仿佛接受了这个理由一般。
实际却用只有周围一圈人才能听见的音量说:
"沈长胤,你是个聪明人,当初你与我谈判说要找个公主联姻,自然有你的考量。"
"那你也就该知道,如果老三不回来,你可找不到第二个公主联姻了,这会有什么后果你自己是清楚的。"
沈长胤面如平湖:"沈某之事,不劳烦皇帝陛下为我操心。"
"最好是这样,实际上我也不在乎你。她要休养是吧,两道刀伤,再休养个六七日便应该能达到可以回京的程度了。"
皇帝穿着明黄色的黄袍,站得比沈长胤高一阶,头戴着冠冕,将阴影压下来,既威严又使人惊惧:
"七日之内,你最好能真的将我的女儿带回来。"
她一摆袖子,转身离去,身后带着浩浩荡荡的侍从与官员。
而沈长胤站在原地,将手合在额前,做了一个送别的手势,面上却毫无表情。
送走皇帝后,她就带人回了府。
门口牌匾上三个大大的瑾王府的字还是颜料鲜艳、崭新方正的。
沈长胤看了一眼,没有停顿,径直进了府。
她们不在的这几日,侍从依旧将府里打理得很好,各处都整洁有序,只是显得略有些空荡。
没走几步,就听见匆匆的脚步声,一抬头,方发现是一个小孩和一只狗急匆匆地向门口跑来。
见到沈长胤,小晚和小花都急刹车,小晚行了一个礼,便匆匆往她的身后看去。
"沈大人,三殿下呢?"
面对她们,沈长胤就懒得编一套修养疗伤的说辞了,并不回答,只是走向前:"等老金她们回来了,喊她们来后院见我。"
她匆匆回了平时居住的后院,她的侍女已经在等着了,从她进门那一刻起,就有好几个人在围着她伺候。
"大人今朝回来,肯定是要接风洗尘的,毕竟是遭了刺杀,还是烧艾、跨个火盆比较好。"
侍女们早就找德高望重的道士算好了整套流程,也不需要沈长胤额外腾出时间多费心,只需要她正常地向前走,她们自然就能将一切流程安排好。
跨了火盆,烧了艾草,进了屋后,浴室里黄花梨木打造的浴桶中已有加了香草的、温度适宜的热水在等着她,崭新、过了一遍水又在小火香炉上烘的柔软馨香的白色巾帕叠的整整齐齐放在一旁,供她取用。
洗完澡之后,换上今年江南刚进贡的衣料裁的新衣,轻便又保暖,只穿两层就足矣,不像民间买到的布,即使是上好的细布,即使在已经回暖的阳春三月里,都还是要穿个三四层才能够保暖。
坐在桌边,有侍女按照她的习惯,将发尾擦到半干,又有人点起角落的熏香。
"这个奇楠质地软糯,香气清甜,是西北的张大人特地送过来的,怕是当今的皇帝也没有多少。"
熏香的浅淡烟气缓缓晕染到整个屋子,眼前的桌上又被端来了两碗四碟,碟子里都是雅致又让人食欲大开的菜色,两个碗中一份是清香扑鼻的粳米饭,另一份则是金黄浓香的花胶海鲜浓汤。
另有如今在北方千金难买的早茶,快马从江南送过来,取了京城附近最好的泉水沏了,送到桌上叫她清口。
沈长胤拿起筷子,下意识地喊了一声:"谢煜,来吃饭。"
她的话一出,满室皆静,侍女们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颇为担忧地看着她。
沈长胤看着桌上这些可以称得上昂贵的菜色,这才是她选择的生活,她却在这个时候想起了谢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