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逃出艳王的石榴裙 > 出宫易皇帝见黎民(第1页)

出宫易皇帝见黎民(第1页)

一分钱难道圣天子。没法子,桃七只好掏了块碎银递给老人,他在宫里的俸禄不低,给老人的钱远远超过了拨浪鼓的价值。老汉惊得直说找不出来,桃七说那是打赏钱,让老人安心收下。老汉感激涕零,牛髀骨敲着拍子来了一段数来宝。

茶楼小二听到了咵嚓嚓的声儿,冲上来驱赶老人,嫌恶地骂他“臭乞丐”。桃七拦住小二,也丢给他一块碎银,让他再去上碟点心。小二拿了钱就变脸,乐呵呵地上点心添茶,又去别处招呼客人。

老汉不好再呆下去,打了个千儿欲走,桃七心念一动,道:“老翁,你喝口茶水,把刚才那段唱完吧。”说着,挪出一节板凳请老汉坐下。

老汉不敢坐下,桃七亲自斟一杯茶递给他,老汉诚惶诚恐地接过喝完。轻缓地打起拍子,重唱了一段——

女公子,不出门,迈出闺阁定乾坤。

芙蓉面,柳腰身,风雨来去难藏身。

采工篝,劳命苦,莫点灯来莫掘土。

前有狼,后有虎,数九寒天蝶龙舞。

恩难尝,恨难消,冤冤相报何时休。

……

惩奸佞,扫明堂,替天行道把名扬。

功夫高,嗓门亮,能领兵来能打仗。

盖五帝,超三皇,承天顺意称帝王!

老汉唱完,嵇铭的表情,一半矜持,一半兴味盎然,桃七的脸色却晦暗不明,老汉心中忐忑,问道:“呃……小老儿随意编的,公子哥儿们都喜欢得很。”

桃七暗自忖度,老汉见他和嵇铭两个年轻哥儿,都喜欢女公子的玉面柳腰,于是选了这一段,应该能博几声喝彩,但歌谣后半段把女公子描绘得跟个再世女诸葛一般,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又是民间艺人添油加醋的夸张手法。

桃七说:“我听了也很喜欢,只不知,这‘蝶龙舞’有何讲头?”

“自古有鲤鱼跃龙门一说,又有龙蛇之变、木雁之间。女公子好比那花间蝴蝶,故小老儿谓之蝶龙之变。”

“好好的蝶,做何化龙?”

老汉局促地捉了两把衣襟:“街头巷尾都是这么传唱的,女公子是个天上下来的仙人,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化龙还不是小菜一碟。”

得,又成神仙了。看来唱词中的女公子没有原型,是纯乱编的。

桃七又问:“那采工篝灯又是何物?”

老汉:“就是矿工们挖矿用的灯,五年前,不,算起来有六年了吧。那时候巷头巷尾的娃娃都唱哩。”

“能否请您唱一次。”

老汉听了,脸色一变,连连摇头:“那太久了,老头子记不得,记不得了……”

采工篝,不照人。当年烨都上至达官显贵、上至垂髫稚子,突然都疯传起这段民间歌谣,朝廷严令不许再传,还让百姓相互检举,如有人再传,严重的抓起来处死,最低都是流刑。五六年过去了,这段歌谣内容已经被人们淡忘,老人却还记得那时人人自危、风声鹤唳的局势。

桃七:“老人家可还记不记得,这首歌谣是哪里先开始传的?”

“乖乖隆地咚,韭菜炒大葱。老汉我这记性,早就不记得了,只记得是某一年的寒冬腊月里,一下子就传得街坊四邻到处都是……”

与老汉聊来聊去,没问出什么有用的来。桃七让人走后,一段评弹已结束了,桃七看嵇铭没了兴致,便提议出去找别的地方逛。

出了茶楼,二人来到烨都最大的通济河边,河上有画舫,朱漆船身摇摇晃晃,雕花窗棂内漏出些许笙歌的碎响,日光粼粼洒落江波之上。驻足于此的百姓不少,多是操着不同口音的客商、南来北往的游子。贩卖吃食的小摊在不远处的街市上排列着,人来人往。嵇铭七嘴八舌地问桃七——这个是什么?那里面有谁?他们住在哪?骡子是什么?为什么驴和马能生出孩子来?怎么也问不够。

三五个十岁上下的少年跑到他们身边,麻利地脱裤子,往河里放水,比谁呲得远。嵇铭正正看到这不雅的一幕,忽地没了言语,臊着了,羞恼地转过身。

桃七笑了,想起少时染瓦坊常有混小子挑衅自己,比这个比那个,桃七老赢,唯独他们提出要比试谁尿得远,桃七都直接认输,这是他在染瓦坊五年中唯一的遗憾。

临河的是最繁华的闹市街区,桃七牵起嵇铭的手,下意识说:“这条街上拐子多,拍花的猖狂,往人肩上一拍,就把人迷晕过去抗走了,公子千万别乱跑。”

虚岁十七的小青年根本没人会拐,是桃七把嵇铭也当做了十岁稚童,当做总也长不大的弟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