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结缨而死。
“伯夷、叔齐饿於首阳,而冠缨不乱。
“圣人取其志,不取其死;
“后人猎其死,遂失其志。
“古人言:小人则以身殉利,君子则以身殉名,圣人则以身殉天下。
“名与利,相去几何?
“殉利者,利、耻皆亡。
“殉名者,犹存一耻耳。
“王氏子求名而死,初闻虽觉其陋,终不能一笑置之。
“何也?盖天下大乱,刀锯刑余之徒,尚知以死自明;
“而无耻之徒,甘面缚衔璧,以苟且须臾之生。
“王氏子及程黄二子苟若求死得死,或可警世。
“苟若求生得生,则廉耻日削,如千里之堤溃於蚁穴,滔滔不可復塞。
“陛下以殉名二字轻薄哂之,得无伤古今烈士死节之心乎?”
刘禪笑而不语,少顷又问:
“步君呢?
“步君既不效螳臂之当车,亦不效程黄二子不食汉粟,更不效王氏子求名冀死,是欲何为?”
步騭不言。
刘禪啃一口甜瓜,道:
“朕且试言一二。
“步君所图,乃欲使汉吴之盟破而再立,既不为身前利,亦不为身后名,乃为吴耳。
“君適才言,小人则以身殉利,君子则以身殉名,圣人则以身殉天下。
“君之为,是在效圣人之殉,弃个人名利而图天下吧?”
步騭听到这里,才第一次抬眼看向那位汉家天子,见到汉天子模样时微微一异。
但这异色也只是一闪而过,片刻后神再度泰然,对眼前这位汉天子所谓『圣人之殉』不置可否。
未几,却见那位年纪轻轻就已有几分威仪的汉主摇了摇头:
“然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
“天下之天下,是为公器,殉之者可为贤君子;
“一人之天下,是为私器,殉之者不过匹夫食客而已。”
步騭听到这终於嗤笑一声:“陛下意思是说,至尊之天下是一人一姓之天下,而陛下之天下,非是一人一姓之天下?”
听到此言,刘禪身后的赵广、麋威、姜维等人尽皆作色。
“吴寇降虏,安敢张狂?!”麋威腰刀出鞘,一只铁足猛地往青石板一跺,鏗鏘之声响起。
步騭听这声音有些诧异,隨即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等见到那只铁足时,神色为之一凝。
旋即又恢復泰然,道:
“周易曰: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汉享国二十有四世,歷年四百三十有四,气运已终,国祚已尽,普天绝望,率土分崩,孽臣曹丕遂篡夺神器。
“至尊生於东南,值此际会,承天之运,志在平世,奉辞罚罪,举足为民。